不算小的盒子。“噔噔噔噔,各位觀眾,我今天要請大家鑒賞的是一件明永樂的青花折枝水果紋梅瓶。”隨著劉老的話音,盒子被打開了。轟!!!看清劉老拿出來的東西,現場頓時被引爆了,誰都沒想到他一出手的就是這樣的重器,乍一看,所有的人在心中幾乎可以斷定這是一件大開門的永樂青花,如果能仔細的把玩一下,也許可信度還能上升幾個百分點。就連對古玩什麼都不懂的王梓琳也驚呆住了。真正的好東西,就應該是符合大眾的審美觀。無論是誰,隻要一眼看過去,就會覺得很美。瓷器在我國的發展進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瓷器發展史可以說就是華夏的發展史。在以前外國人眼中,瓷器就代表了華夏,所以China一詞既有華夏的意思,也有瓷器的意思。華夏國瓷器的曆史細說起來非常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末期,就出現了以瓷土為原料,燒製出的胎質灰白,器表無釉的較為粗糙的器皿。而隨著一代一代的社會不斷發展,素燒瓷首先現世。殷商時代的早期青瓷器,更是標誌著華夏瓷器的起源。再往後,又經過了許多年的發展,就到了古代瓷器的繁榮時期——兩宋,夏,遼和金時期。這時候的瓷器品種繁多,釉色繽紛,在官窯之外,民窯開始悄然興起。元代是古代瓷器發展的重要時期,起到了承先啟後的作用。到了明清兩朝,以景德鎮為中心,官窯的出品可謂是古代瓷器的總結與代表。數千年的陶瓷工藝集大成,器物品類,裝飾手法,花樣題材都是空前的豐富,達到了曆史最高水準。要說如今頂頂值錢的瓷器,是個人都會提起元青花。自從2005年一件鬼穀子下山人物青花罐被拍賣到2.3億的高價後,元青花就被廣泛關注。由於明朝永樂和宣德期間的官窯青花瓷和元代的青花瓷一樣,都是用的一種從古波斯進口的叫蘇麻離青的青料,所以青花都是呈色濃重青翠,有“鐵鏽斑痕”。受到藏家的熱捧,在市場上都是有價無市。如果這件永樂青花折枝水果紋梅瓶為真,放在大型博物館內也是一件了不起的重器,甚至是鎮館之寶。“怎麼樣,這件東西還能進得了各位的法眼吧?”劉老很滿意自己的東西給大家帶來的震撼。“劉伯,您從哪裏收來這麼一件國器,您不都是玩古錢幣的嗎,什麼時候轉玩瓷器了?”丘求全嚷了起來。“好了,請大家就近觀賞。”劉老得意洋洋的看著眾人,“之後,再慢慢交流探討。”話音落下,吳老就第一個上去了,然後按照之前坐的位置的順序,一個個的上前觀賞梅瓶。盡管,沒有什麼時間限製,但是每人都十分規矩,隻是看了十來分鍾,就讓出位置給下一個人,然後就返回位置思索,或者與旁邊的人微聲交流起來。時間不大,就輪到了夏天。這時,夏天的雙手,已經穿戴好了白手套,不過也沒有急著上手,反而退開兩步,站在一定的距離,仔細的觀望起來。這件永樂青花梅瓶口部較鞋口沿圓潤飽滿,短頸,肩部比例和諧,豐盈飽滿通體是由進口青料‘蘇麻離青’料,點染而成,由於含鐵量比較大,眼色呈濃鬱欲滴的翠綠色肩部繪有變形蓮瓣紋,紋內繪朵花,瓶身繪製的折枝水果,大小各三枝,有淩霄花,枇杷,葡萄,荔枝,櫻桃,近足處繪有上仰蕉葉紋一周,素底無釉。夏天看著梅瓶周身形成的無數的密密麻麻的冰裂紋,再拿起梅瓶細看,底足書有‘大明永樂年製’六字隸書款,邊沿布滿了火石紅,釉子細膩肥厚,勻淨,瑩潤,表麵沒有橘皮紋,完全符合永樂青花的基本特征。各種特征都符合了,然而不知為何夏天總感覺這件梅瓶有地方不對,至於哪裏不對又說不上來。要說這種類繁多的古玩中,夏天接觸得最多和最擅長的就是瓷器,所以他相信他的感覺是不會錯的。想著,夏天不由得眯起了雙眼。果然,在眯起雙眼的時候,腦海中又出現了這件梅瓶的立體影像,不過與之前不同的是這件梅瓶上有兩種不同顏色的光芒,一種是橙色,一種是紅色。心中的想法得到了驗證,夏天再細細打量了下手中的梅瓶才放下。心中不由為古人技藝之高超暗讚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