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自我健康篇(1 / 3)

現代生活方式的利弊

我們正麵臨著一場家庭生活上的改革。在今後若幹年內,我國人民的飲食結構、家務勞動、衣著、居住條件等等,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

幾十年前,當日本民族的生活方式開始發生變化時,誰也沒有預料到後果是什麼。然而,今天接近“全盤歐化”的日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忠告”。

一、不能走那條路

在工業高度發達的西歐、美國和日本等,科學技術飛速發展,自動化、機械化和多種現代化交通工具的出現,越來越多地代替了人們的家務勞動和步行;飲食上“三高一精”(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精製主食)代替了傳統食品;大量的化纖服裝取代了棉布服裝。這種文明、富裕的生活方式,給人們帶來了無數的災難。

1.“三高一精”的飲食結構

低脂肪、低蛋白、低糖以及粗劣的、沒有很好收藏而且又沒有很好加工的主食,對人體健康的損害是明顯的。由於供給能量不足及若幹營養物質的缺乏,它使整個民族的身體素質呈低劣水平,並使許多營養不良性疾病高發。眾所周知的有發育遲緩、貧血等,與之相關的還有肝炎、肺結核、胃腸潰瘍等等。

遂衛增加的流行病學資料表明,營養缺乏在人類癌症的

病因學中起著重要作用。如主要由穀物一一磨碎的玉米麵、小麥.以及酸菜組成的飲食結構,由於缺乏維生素八、氏、和脂肪、微量元素鋅.可使人易患食管癌。

粗劣的、加工和貯藏不良的食物容易被黴菌汙染。鐮刀黴菌毒素可引起食管癌。眾所周知的還有黃曲黴素,它是引起食管癌、肝癌的主要致癌物。

因此,飲食結構的進步,主要是改變傳統的“三低一粗”狀況,要吃得好,講究營養。正如1984年12月13日新華社評論員文章中所指出的“應該提倡多吃蛋白質豐富的肉、蛋、奶.並使這些食物逐步成為我國人民的食”

但是。這決不是說我國人民的飲食結構應當盤歐。

據有關報道歐美人的飲食中脂肪量占飲食總熱量10%,而且主要是動物脂肪,其結果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發病率明歴增高。有人統計,食用高脂肪比低脂肪者,其乳腺癌的死亡率要高5倍或更多;而在亞洲、非洲食用脂肪較少的國家,其乳腺癌和前列腙癌發病率較低。

食串過多脂肪,還由於熱量過剩,體重增加,使人發胖。而肥胖義是發生高血壓、就脈硬化、冠心病、中風、糖尿病和人體結石等底症的導火線。美國學者吉斯發現一個國家冠心病的發病率,與血中膽固醇含量、食物中的動物脂肪有直接關係。

日本高山俊政報道,由於目前日本人飲食受西方影響較大,在幼兒斷奶後的食物中加入多量的脂肪,造成很多兒童的動脈內膜的脂質沉積一動脈硬化的初期病變。

多量食用純糖(如白砂糖、水果糖等)及甜食者,又是怎樣的後果呢?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大學醫療中心研究表明,除脂肪外,糖也會導致動脈硬化,當食糖過多時,可促進肝髒合成較多的中性脂肪(甘油三脂、而中性脂肪隨血流又沉積在動脈血管壁上,發生動脈硬化,並可導致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等。

曰本冠心病發病率逐年上升,有人認為與食糖的消費量逐年上升有關。過多食用精製糖,能消耗體內有營養價值的物質鈣,錳,鋅、鉻及大量8族維生素。由於這些物質中許多具有抗癌作用,失去了這些物質,可降低對癌症的防禦功能。

近年來,英國和加拿大兩位科學家研究,食糖與乳腺癌有關。據統計,65—74歲婦女乳腺癌的死亡率與食糖的消耗量成正比例。日本發現,多吃砂糖會減弱體內白細胞抵抗外界病毒進攻的能力而易患各種疾病。

經常食用精製的小麥、大米和玉米,會丟失其中大部分的煙酸、鈣、鎂、鋅、纖維素等物質。其程度越精細,食甩時間越長,對人體健康的危險性也越大。

營養學家發現,歐洲人的食物中,含纖維素很少,血液循環方麵的疾病,如痔瘡、靜脈曲張、血栓或心肌梗塞比較流行,而非洲人的食物中,含纖維素較多,很少患以上病症。英國人吃得很細,經常便秘,糞少而惡臭。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證明便秘和乳癌有一定關係。通過對1481例婦女調查,每周大便2次以下者,竟有1/4的人,乳頭帶有容易轉化成癌細胞的異常細胞;而每天大便1次者,隻有1/20的人帶有異常細胞,前者是後者的4倍,其便秘與食肉、脂肪和精細食品密切相關。

在美國,每年大約有20萬人切除闌尾,而這與食物中缺少纖維素有關。

最近的研究指出,城市居民飲用經過氯氣消毒的水,同時飲食中鈣量偏低,也是導致心髒病的一個因素。

這種因文明富裕給人們帶來的疾病,帶來的深刻的教訓,使人們變得比較聰明起來。人們正在從中找出預防心血管病和癌症的對策。

為了生活得更舒適、更美好自古以來,繁重的家務勞動,就是阻礙人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聰明才智的障礙。現代化的社會,極大地減輕了人們的家務勞動負擔,從而使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從事創造性的工作。

在減輕家務勞動的同時,人們還要求生活得更舒適、更美好。這一切將包括:洗衣機、除塵器的廣泛普及,將取代人們繁重的家務勞動;方便快餐的出現,將使您吃得更加可口,而且節省時間,減少勞動;電冰箱、空調器、電視機等等各種各樣的家用電器,將會使你的生活更加舒適;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將會免除人們步行之苦;五彩繽紛、式樣翻新的化纖服裝,使人的衣著更加漂亮……

但追求更舒適、更美好的生活,也像“三高一精”的飲食結構一樣,不是完美無缺的。

歐美西方國家,由於缺少步行和家務勞動,使人的體力活動大大減少,再加上“三高一精”的飲食結構,使體內熱量消耗減少,造成了熱量的蓄積、轉化。這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空調器使人們的居住環境更加如意,但人們長時間逗留在空調環境中,不僅使人體抗高熱和嚴寒的能力下降,而且還使人患“空調病”——最明顯的危害是人變得更加嬌嫩和易受外界環境的損害。據美國報道,每年夏天和冬天,總有人死於熱浪或嚴寒。這在我們中國,似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方便快餐減少了人們為吃而付出的勞動,節省了人們為吃而花費的時間。但方便快餐與傳統飲食相比,有營養缺乏的弊病。如麵包中維生素82丟失就比較多。總之,長期單一的食用某種方便快餐能使人體內發生多種維生素缺乏症。

化纖服裝對人體的拫害也是嚴重的。歐美西方國家的大量化纖服裝,使人們的皮膚病發病率增高。在印度這個不甚發達的國家,化纖服裝也大量穿著,於是,產生了一些由於穿合成纖維而引起心律失常的現象。

電視機的大量普及也泛濫成災,在歐美西方國家,且不說由於電視機泛濫而造成的社會危害,還造成了一些其他的人體損害,如視力減退、心髒病發作等等。

我們不反對人們對美好、舒適生活的追求。社會主義的經濟規律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發展社會生產力,以滿足人們曰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因此,我們完全應當使自己的生活更舒適、更美好,但這也決不意味著我們要照搬西方的那套東西。

西方人的努力

今天,西方人們已經意識到自己那套生活方式的危害,並且已在盡最大努力,以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美國心髒學會的專家早就建議:美國男人的膽固醇每天食用量限製在300毫克,婦女限製在225毫克(約相當一個雞蛋的含量);食物中脂肪不能超過30外,而其中飽和脂肪酸高的動物油不能超過)“20年來美國黃油消費量下降30,雞蛋下降14外,動物脂肪消費量下降60外。所以4在這20年中5其冠心病死亡人數下降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