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裏為什麼會生石頭呢?
形成結石的原因很多。有學者認為與地理環境和氣候有關,炎熱的地方比潮濕和幹燥的地方多見,因為炎熱的地方長期尿量減少,尿中晶體容易析出。有的醫學家認為結石形成與飲食有關,他們通過調查證實,吃肉食多的人比吃素食的人發病率高;飲用水含鈣質過多,也是發生結石的一個因素;在食物中缺少維生素甲或長期營養不良,也容易產生結石。還有一些醫生認為,除了上述原因外,新陳代謝的紊亂和尿路係統的反複感染,都是結石的成因。
疼痛,腎結石和輸尿管結石,有明顯的腰痛。發作時可產生劇烈的絞痛,患者痛得打滾,坐臥不安,難以忍受。痛的部位在腰部腎髒的位置上,往往向會陰部放射。痛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幾分鍾,有的幾個小時,甚至可達一兩天膀胱結石和尿道結石的疼痛,多發生在排尿的時候,痛處可在恥骨上或會陰部。
血尿,腎結石和輸尿管結石在疼痛之後,均可出現血尿。這種血尿,有的肉眼可見,有的則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發現,這與石頭的大小、形狀,對腎和輸尿管的損傷程度有關。膀胱結石和尿道結石的血尿,多是終末血尿,即將要尿完的時候出現。
治療尿路結石,原則上應注意喝水、運動和食物。飲水少,尿少,是尿路結石病人的共同特點。出汗多,飲水少,尿液濃縮是形成結石的一個主要因素。因此,多飲水,一方麵可使尿的濃度變稀,排出的尿量多,不易使尿中成分沉積,並可起到衝刷作用。另方麵,小的砂石亦可隨尿排出。
據報道,平時每日尿量在1000毫升以下的人,結石的發生率較高,而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的,發生率較低。這說明每天多飲水可以預防尿路結石的發生。
其次是運動。運動可以增強體質,加強抗病能力。同時,因為活動,不但可使尿路係統的結石不易形成,而且運動可加速小的砂石從尿中排出。據報道,大部分在尿道係統中的小於五毫米的結石,均可自行排出,條件是多喝水和多運動。食物與尿路結石的形成也有重要關係。發達國家因食肉類多,所以尿路結石的發病率也高。我國的調查也證明,吃肉過多的人發病率高。特別是經常過多地吃動物內髒,會增加尿酸鹽的含量,容易形成尿酸結石。因此,有尿酸結石苗頭時,應少吃肉和不吃動物內髒;草酸尿結石應少吃菠菜、番茄、李子等。一般說來,就是少吃鹽,多吃青菜,多吃粗糧,注意甲種維生素的攝入,對預防尿路結石會起重要作用,對於已得結石的患者,在治療上也有益處。
藥物和手術治療,要根據病情的需要。對於結石較大無法排出的,可以采取手術治療,把它們取出來或采取“微型炸藥爆破碎石法”,把大的結石炸碎以利排出。能夠排出來的,可以采取藥物治療。可服用具有清熱、利濕、利尿、通淋、排石的中藥“排石湯”加減、“排石衝劑”或“化石湯”、“三金湯”(金錢草、雞內金、海金砂)等;每日飲用“磁化水”1000—3000毫升,有溶石、排石的功效。
(馬文飛)
十一、扭傷後為啥不能用酒擦和溫水泡
人們在日常生活勞動以及行走、跑跳等運動中,常會發生扭傷關節的事。不少人會想當然地用白酒或樟腦油擦一擦,或用熱水敷,其實這都是錯誤的作法。因為人體的每一個胺體或關節周圍,都有許多數不清的毛細血管;關節扭傷後,該部位的軟組織及毛細血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和撕裂等。如果這時再用酒擦、熱水敷等方法以“活血”,勢必加重被損傷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及毛細血管的出血,出血後這些積血無法排出,滯留於關節周圍,腫脹、疼痛就會更加明顯。有些運動員關節等部位扭傷早期,自己采用“活關”法治療,也是錯誤的。因為,有些關節損傷還合並有不同程度的骨折,這個時候再用“活關”法,隻能加重骨折的移位及患肢的疼痛,造成不良的後果。
扭傷後采取正確的處理,一方麵可以減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另一方麵可以避免造成慢性關節(炎)疼痛。正確處理的方法應該是:①固定扭傷之關節,製動、抬高患肢,以減輕疼痛。②用冷水外敷。因為毛細血管遇冷則收縮(即寒性收縮、以減少內出血(充血),減輕腫脹。③扭傷後,10天左右方可用溫水浸泡患肢關節,並配合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等藥物對症治療,如口服三七片、傷科接骨片、伸筋丹等,外用藥物可選用按摩乳、骨友靈等;也可適當局部手法按摩患處,以理順筋脈。④扭傷嚴重以及恐有骨折、脫臼者,可送就近醫院檢查治療。
(曹維)
十二、當心排尿性暈厥
暈厥是臨床上較常見症狀,它是由於一時性腦供血不足,導致腦機能障礙而引起的意識喪失。排尿性暈厥是暈厥的一種,是在排尿時或排尿終了時發生的暈厥。
排尿性暈厥多發生於青年和中年男性,偶見於老年人。目前尚未見有女性發生排尿性暈厥的報告。
排尿性暈厥一般無前驅症狀,少數病人有頭暈、耳鳴、眼花、心慌、惡心、乏力、下肢軟弱等先兆。本病常為發作性短暫的意識喪失,可伴有麵色蒼白、心率減慢、血壓一過性下降等症狀。絕大多數病人發生在排尿過程中或排尿終了時,尤其在晚間睡醒後,但亦有在白天排尿時發作。暈厥持續時間約1一3分鍾,自行蘇醒,無後遺症。但個別病人因突然暈倒而造成顱腦外傷,多數病人以往有類似發作史。但患者既往身體健康,血壓正常,無心血管疾病及癲癇病史。
排尿性暈厥的診斷缺乏客觀依據,詳細詢問病史甚為重要,否則診斷較為困難。排尿性暈厥的診斷要點有:①暈厥多發生於青壯年男性;②暈厥發生在排尿過程中或排尿終了時,多發生在睡醒起床後排尿,尤其是晚間;③暈厥持續時間短,自行蘇醒,無後遺症;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暈厥。本病無特效療法,重點在於預防:①病人睡前少飲水,勿使尿瀦留;②睡醒後,排尿前先輕微活動,改善機體反應,調整血管神經機能;③宜蹲位排尿,增加周圍血管阻力,防止血壓下降;④排尿不宜過急過猛,應作平靜呼吸,利於靜脈回流,避免心輸出量下降;⑤如果患者常有發作,可給腎上腺素、阿托品、654—2配合鎮靜劑治療。
(劉文學)
十三、芳香療法
香氣能治病,早已為前人所認識。中世紀人們就將芳香植物加入篝火中燃燒,驅逐病魔,製止瘟疫蔓延。我國科學工作者對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大量辛香植物,如香茅、高良薑、桂皮、辛夷、花椒、薑杜衡、佩蘭等進行研究,發現這些植物均有消毒滅菌的功效。他們將高良薑、佩蘭、桂皮加上冰片研成細末,然後裝在小布袋內即成“馬王堆香囊”,是一種預防感冒的良藥。
讓患者從早到晚置於特定的香氣之中,可達到鬆弛神經,減輕疲勞,增強記憶的目的。這對於治療精神不安“焦躁易怒,神昏腦脹,頭疼失眠等具有理想的效果。
中醫認為,芳香成分有通關開竅、啟閉醒神的作用。主要用於邪陷心包或痰濁阻蔽清竅所致的神昏症及驚癇、中風等病出現的卒然昏厥症。在芳香治療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是“一蒲烯。日本鍾仿株式會社試驗報道,在一個房間內用酒精燈加熱“一蒎烯液體使之揮發,讓一些患者在這個房間裏生活一段時間,患者普遍有消除疲勞、緩解疼痛、提神醒腦的感覺。
植物的芳香成分,不但有消毒殺菌治療疾病的作用,而且還有驅殺害蟲的效力。實驗證明鬆針油的一鬆油醇、一乙酸鬆油酯、正十一烷和乙酸龍膽酯對一些害蟲有強烈的殺傷力。柏木油、白千層油、桉葉油等有強烈的驅蚊、毛蠓等作用。從荊芥植物中分離出的荊芥內脂、單環戌酮、單萜熏蒸氣,可驅避17種昆蟲。蕃茄枝油對白蟻、蟑螂有驅趕的作用。人們最熟悉的樟腦、鬆節油等驅蟲的效果極佳。
另外,各種植物的芳香油對於人體的寄生蟲亦有治療作用。如花椒能驅除蛔蟲,檳榔能驅殺絛蟲、薑片蟲、蟈蟲、蟯蟲、血吸蟲等。
由此可見,植物的芳香成分既能給人們以美好的享受又能防治疾病;既能消毒殺菌又能驅蟲滅害。“芳香療法”將會受到更多人的歡迎,在治療疾病,延年益壽方麵將日益起到重要的作用。
(鄭蓮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