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第三卷的平行世界(番外篇)(1 / 2)

題記:在第二卷進行的同時,第三卷的人物也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中守望著這天空。

弗瑞頓帝國皇都城市圈內在這樣夜晚中燈火繚繞,富饒的城市,紅燈綠酒相互交織,足夠迷亂任何人的眼球。

同樣的對照相比之下,郊野的夜晚,星光雖然明亮豔麗,但是卻太過於冷清。

一棟中歐世紀的建築風格的教堂在這樣的郊野處挺立,如若那牆體不是潔白的漆色,恐怕在這樣隻有月光星辰的夜晚,在黑暗籠罩之下,任何趕路者都會驚悚這建築為童話故事中的黑暗城堡。

白色,反射白色,使得這教堂在月光的夜晚中格外的透徹清新。

透過教堂莊園的鐵柵欄,以及那在冬日早已幹枯死去的藤蔓,在青石瑣碎的道路上延伸,直至那燭光搖曳的教堂內閣,被一身黑色修女服包裹身軀的卡露亞寂寂的端坐在教堂大廳扉處的長椅上。

搖曳的燭火已經被這個世界,這個時代淘汰,太過於微弱的光明,給予不了人們溫暖和明亮;但這並不是真實,而是在人類進化中那不斷膨脹的貪婪在作祟,燭火的溫暖與明亮依舊,數十個世紀中從未改變,改變的隻有人類的貪婪,那微弱的溫暖和光明已經滿足不了人類貪欲。

但即便是這樣,這模糊搖曳的燭火,對於卡露亞來講也已經是足夠奢侈了,何況此時此刻在那教堂大廳高處的聖母采花玻璃窗上,潔淨的月光投射在大理石地麵,宛如一抹冰霜的湖麵,清澈潔白。

卡露亞見到此時聖堂中如此諸多的神的恩惠,內心已經是被淨化,她誠篤的雙手合攏在胸前,緊握住那金屬十字架的項墜,寂寂的祈禱著。

“應該祈禱神靈去祝福保佑什麼呢?”

這是九歲的卡露亞剛剛來到教堂修道院時,對這教堂執掌的神甫詢問的話語。那時候在這個陌生的地方,沒有任何與她同齡者,她知道自己是個特殊的存在,也清楚自己的過去都已經敗亡,她知道這個世界上從此隻有她自己的身軀可以去依靠,從此以後她將一生一世的永遠孤獨。

這些悲傷的情感全部的施壓在一個九歲的小女孩身上無疑是殘酷無比,即使她也知道那時候的天空與星辰無比的暗淡,陰雲遮住了太陽與月亮的輝光,但是她還是選擇的堅強,因為她繼承了他父親的脊梁,雖然沒有什麼遺誌,也沒有什麼目的任務,但是曾經那短暫磨合的時,已經在她的心底種下了種子。

誰說沒有光種子就無法萌發?那需要的條件隻是溫度而已,簡單的科學卻被很多人肉眼蒙蔽遺棄。

成長中的卡露亞雖不喜言笑,對人不善言辭,但心腸還是溫熱的。每當周日來臨,教堂中來來滿了禱告禮拜的誠篤信徒,她都是早早的起床,梳洗完畢後,提前去潔淨教堂大廳的陳列,為神甫準備整理好《聖經》故事講義的段落,為樂師抄寫下最新的讚美詩譜曲。當她完成這一切後,她會寂寂的離開,或是躲在自己的房間宿舍,或是藏身在教堂後園,瞧看著教堂外那停泊的車輛,那些衣冠顯赫的帝國貴族等等,在那些華美的轎車上,或是那些人的氣質間,或多或少卡露亞總是能感到那種熟悉的味道,對過去追憶的問道,雖然使人傷感,但是這味道卻令人壓抑的心情充實,而不虛空,這讓卡露亞覺察到自己活著還有意義,在她的前方還有光亮,雖然那如同堪比此時此刻的聖堂燭火,但那弱弱的溫暖,對於內心並不貪婪覬覦的卡露亞來講,這已經是春天了。

“應該祈禱神靈去祝福保佑什麼呢?”

“保佑這個世界的和平,人心善良就可以了。”那時候的神甫就是這樣一邊撫慰這九歲卡露亞的額頭,一邊慈祥的回答著。

那時候的卡露亞雖然是懵懂的年紀,但她也是知道這個世界平不是和平,因為身處在高位,總是可以感受到更多的風聲,即便是孩童,也曉得那是武力與殺戮,雖然肉眼無法目睹那喋血的模樣,但是在影視以及頭腦中想象的加工,那一切邊都被虛假的還原了。

成長時候卡露亞依舊是蒼白的姿色,她一直都是那般的祈禱,遵從著神甫那時候對她的告誡,在帝國連年的戰爭擴張終於緩和,要與對峙的China與America重新共建世界和平的時候,卡露亞的心中倍感歡喜,因為禱告與期盼終於被肯定,努力終於品嚐到果實,這對卡露亞來講是最為值得歡喜的事情,她沒有小我的意識,有的全部都是世界,她雖模樣冰冷,但是心卻是熱的;她雖不善表達言談,但是卻會付之於行動。

“……神啊,請求您讓這個世界的和平永遠的到來吧……”這是卡露亞此時此刻心中反複默念的箴言,當緒論的禱告結束語默誦完畢,卡露亞慢慢的睜開了眼睛,那月光投射的潔白,刺目的色彩讓她不得不眯縫起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