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紀聞言淡淡道:“元帥你隻知自己位極人臣,乃是仗了自己胸中韜略,平了自己一身本領,卻不知自此後世人隻會說你乃是依仗嫂嫂的姿色,取悅君王,這才得了這潑天的富貴。”
周紀言罷,便見黃飛虎突然將酒桌掀翻,大叫道:“我黃飛虎反了!”
黃飛彪見大哥反了,趕忙去打點行囊,待將金銀細軟裝載停當,這才問道:“兄長,我們去哪裏?”
黃飛虎尚未回答,卻見黃明直接道:“西岐武王,乃是仁德之主,如今天下三分,西岐已得其二,我們不妨去投奔武王?”
周紀聞言亦是趕忙道:“往西岐投奔武王自然是最好的選擇,隻是嫂嫂之仇,不可不報,依小弟愚見,我們這便領兵進宮殺了昏君,為嫂嫂報仇,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黃飛虎心下正亂,此時聞言亦是怒氣衝衝道:“好!我們這便衝進午門,殺了這昏君!”言罷上了五色神牛,率領一千家兵向午門殺去。
彌勒正要趁機誅殺黃飛虎,如何會放過如此良機,當下便令侍衛牽來了逍遙馬,手提斬將刀獨自出城,一心要殺黃飛虎。
黃飛虎雖然將武道修練到了布罡境界,但哪裏是彌勒的對手,要不是彌勒不敢顯露出太多神通,恐怕早已經將黃飛虎斬於馬下。
眾將見黃飛虎拿不下帝辛,趕忙挺兵器前來助戰,一時間黃飛虎與二弟四友,七人合力將彌勒圍在中心,端的是好一場廝殺。
隨著爭鬥的繼續,彌勒漸漸失去了耐心,正要施展神通將七人砍殺,身軀卻再次不受控製的僵硬起來,被黃飛虎一槍刺到了左肩上,趕忙將刀一拖,向午門內跑去。
黃飛虎等亦是不敢追趕,趕忙帶領家將離了朝歌,趁夜過了孟津,一路向西岐而去。
第二日,朝歌百姓皆知黃飛虎已反,在得知黃飛虎反叛的原因後,俱是默默無語。朝堂上,在聽到彌勒派人前去捉拿黃飛虎的消息後,文武百官亦是不敢多言,一時間,氣氛壓抑非常。
眾人正在苦苦煎熬,突然有探馬來報,“聞太師征北海凱旋回兵,已經到了朝歌城外!”
百官聞言無不大喜,卻聽彌勒突然開口道:“傳旨聞太師先不用進宮複命,速率兵馬前去薑黃飛虎捉拿歸案!”傳令官聞言趕忙前去傳旨。
聽到傳令官傳來的的命令,聞太師不禁大驚失色道:“黃飛虎反了?”說罷伸手抓住傳令官的衣領將其抓到眼前道:“說!黃飛虎為何造反?”
看著聞仲三目圓睜,那傳令官心膽俱裂,吞吞吐吐的將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聞仲聞言不禁大罵道:“昏君!待老臣追回飛虎後再與你算賬!”言罷命吉立餘慶點起三千馬軍,向西岐的方向追去。
黃飛虎此刻正在向臨潼關行軍,聽到聞太師在身後率軍追趕,不禁仰天長歎道:“身為弟子,怎敢與老師動手,既然老師親自來追,黃飛虎合該命絕於此!”
黃明周紀聽說聞太師親自提兵來追,亦是忍不住苦笑連連,心中默默道:“到手的功勞就這般沒了,搞不好還會有性命之危!”
黃飛虎與眾將沒有注意到的是,就在大軍的上空,一個道士正看著眾人微笑道:“卻是該為子牙添一員大將!”言罷取出腰間的碧玉葫蘆,倒出了一把神沙,隨後將神沙望東南方向一拋。
做完這一切,那道人卻是再也不理會下麵的紛爭,反而架起雲路,向青峰山的方向飛去,此人卻正是青峰山紫陽洞的清虛道德真君。
聞仲正在苦苦追趕,突然聽見身後有傳令官來報:“太師!武成王帶領家將,往朝歌殺去了。”
聞仲聞報,恐朝歌有失,趕忙傳令道:“回兵。”待行到澠池縣,果然看見黃飛虎正帶領大軍向孟津的方向殺去,趕忙催動三軍,急忙追趕,待到了孟津,卻哪裏還有黃飛虎的蹤影。
聞仲見沒了黃飛虎的蹤影,心中疑惑不已,掐指一算後忍不住罵道:“好你個清虛,竟敢如此戲弄老夫!”言罷長歎一聲,率大軍返回朝歌,卻是不再去追趕黃飛虎。
黃飛虎等人正坐以待斃,突然聽到傳令官來報,“聞太師不知何故,急急返回朝歌去了!”
黃飛虎聞言長歎一聲道:“吉人自有天相。”言罷率領眾家將繼續向西岐而去,在路過臨潼關時卻遭到老將張鳳的阻攔,幸好有小將蕭銀相助,這才出了臨潼關。
黃飛虎等人一路急行,數日後便來到了潼關之外,隻聽潼關內一聲炮響,殺出一隊人馬,隻見為首一人身穿柳葉金絲甲,手提畫杆方天戟,口中大笑道:“黃飛虎!想不到你也有今日!”
黃飛虎一見來人,忍不住長歎一聲道:“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