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五章:為收徒三清分家(2 / 2)

元始天尊收下燃燈後,又有十四人破陣而出,卻是廣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慈航道人,道行天尊,懼留孫,靈寶大法師,普賢真人,玉鼎真人,清虛道德真君、黃龍真人、南極仙翁與雲中子。

其中南極仙翁乃是昆侖山上的仙鶴化形,而雲中子此時的道行卻是最低,因此兩人僅被收為記名弟子。

至於黃龍道人,雖是異類得道,但因為龍族此時得到了朱厭的庇護,卻是避過了巫妖大戰,沒有像前世一樣沒落下去。何況黃龍此人心思剔透,情願為元始天尊拉車萬年,卻是直接被元始天尊收為了親傳弟子。

歲月如梭,轉眼又是百年。

這一日,老子正在首陽山為人族講道,卻突然感到心血來潮,掐指一算方知有人正跪在首陽山外,此人卻正是老子天定的弟子。

原來此人乃是天地間一縷玄黃之氣得道,自化形便一直苦尋明師,專往那名山大川跑,每至一處,也不管山中是否有明師,必定跪拜三月,三月之後,再去下一處。

老子修行,講究無為無不為,須得大恒心,大毅力者方能習得,此刻見此人心智堅定,便收下他為徒,賜名玄都。

卻說老子在收下玄都後,突然仰天大笑道:“原來如此,原來我的道在教化人族身上!”笑罷卻又長歎道:“既已明了道在何方,卻也該回昆侖看看了!”

昆侖山外,一個老者坐在牛背上緩緩走來,旁邊一個小道士手牽牛繩陪伴左右,卻正是老子師徒。

老子方一回山,便見原本鍾靈俊秀的仙家福地此刻卻是烏煙瘴氣,獅虎橫行,不由得便是微微皺眉。

老子正自疑惑不解,卻聽元始的聲音遠遠傳來“三弟,你收徒怎麼不分好歹?把這些濕生卵化之輩都收入門下,平白落了我三清麵皮。”

三清雖是一體,但每個人的道都不相同,元始說通天收徒的標準不對,其實也是在否定通天的道,通天本就耿直,如何受得了。於是開口反駁道:“二哥此言差矣,當年鴻鈞老師也是這般,我們應當效仿老師!”

元始不以為然道:“這些人凶殘嗜殺,業力深重,如何能與紫霄三千客相比?”。

“弱肉強食那是天地法則,我們隻要引導向善,卻是功德一件。”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展開激烈的討論,眼看鬧得不可開交,卻見老子自門外緩緩走來。

“二弟,三弟,你們何事爭吵?”

元始一看老子來了,趕忙說道:“大哥,你看三弟這些弟子,盡是些披毛掛角、濕生卵化之輩,好好的昆侖山,眼下卻是獅虎橫行,哪裏還有一點修行之地的樣子?”

老子修為最高,知道自己三人乃是天定的聖人,這昆侖山雖是萬山之祖,卻也承受不了三位聖人的福澤,聽了這話,隻是淡淡的看了一眼元始道:“二弟三弟不必爭吵!想我們兄弟一同誕生,又一同拜入老師門下,如今即將成聖,昆侖山一山三聖卻是已遭天忌,不如為兄自己去尋覓道場,這玉虛宮就留給二位兄弟吧!”

“也罷,既然大哥要離開,小弟便也搬出這昆侖山,自行尋覓道場去吧!”說罷,通天揮袖徑自離去。

通天離去,元始想攔卻又拉不下臉來,任由通天帶著弟子離去。

老子見狀長歎一聲,卻也是轉身離開了昆侖山。

元始見老子與通天離去,心中卻是無比酸澀,良久,終於化作了一聲長長的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