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灰沉沉的,又陰又冷。細雨如煙如霧,無聲地飄灑在大地之上,仿若帶著些許彷徨,些許惆悵,些許不甘......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數萬神都的民眾從四麵八方趕來神都競技場,見證一位主神的隕落。在神都,龍皇的權威是至高無上的,而主神則是僅次於龍皇的存在。正常而言,主神是免刑的。即使要對某一主神施以極刑,也需要其他至少六位主神的同意方可。可想而知,刑場上的這位主神大人即便不是罪大惡極,也是人緣實在差的可以了。神都競技場與誅神台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完工,死在誅神台上的神祗不計其數,但至今卻沒有一個是主神,這也是為什麼今日到場的觀眾會如此之多的原因。

神都競技場從外觀上看,呈正圓形;俯瞰時,卻又呈橢圓形。它的占地麵積約2萬平方米,大直徑為189米,小直徑為156米,圓周長527米,圍牆高57米,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觀眾席大約有60排座位,由低到高,逐排升起,分為五區。最高處為一區榮譽席位,中間是仙神等地位比較高的公民席位,最後兩區則是凡俗平民的席位。榮譽席正對誅神台的方向還常年設有14個特殊席位,是龍皇等大人物們的席位。五區凡俗席比“表演區”高5米多,二區仙神席和一區榮譽席之間也有6米多的高差。觀眾席總的升起坡度接近62℅,觀覽條件很好。它建於第一任龍皇在位期間,表麵上看是為了懲戒戰俘和獲罪的眾神,實則卻是為了一件龍族至寶而造。

神都競技場中央的“表演區”長軸86米,短軸54米。此刻其中間位置,一名披頭散發,渾身血汙的男子,正被兩根巨柱內,無數暗金色的鎖鏈,牢牢捆縛在半空之中。這名血汙男子便是即將處決的主神,而這兩根巨柱的所在之處便是誅神台。

誅神台不止一個,平時是隱於地下的,隻有在處刑時才會升往地麵。誅神台,鐫刻了大量陣法,尤以那兩根巨柱為最。這兩根巨柱名為天譴,其內的無數鎖鏈名為天罰。天罰索上鐫刻的陣法,每時每刻都會吸噬被捆縛之人身上的能量,直到其被吸噬一空為止。嚴格來說,萬事萬物均是一種能量,人隻是這種能量的集合體而已。天罰索便是以此為原理,能夠將一切捆縛的生物通過吸噬轉化為最精純的能量,儲存在天譴柱內。天罰索吸噬的過程並不是很快,它除了能夠吸噬能量外,還會通過天譴柱的指令對捆縛之人進行攻擊,攻擊的方式多種多樣:如電擊、火灼、冰凍、切割等等。

誅神台的恐怖遠不止如此。任何神祗隻要在其百米以內,便會加速神力流失的速度。距離越近速度越快,就連龍皇也不例外。但這種神力加速流失的現象隻對神有效,對於仙凡卻沒有任何影響,且能大大加快天罰索的吸噬速度。就拿眼前的血衣男子來說,若不是龍皇有意留下一命,他瞬間便會被吸噬的渣都不剩。

時值正午,天空卻依舊不見太陽。雨雖小,但依舊不見要停的樣子。說起來這血衣男子與現任龍皇同宗同族,乃是掌管神籍之海的海神。神籍之海又叫星辰之海,天空中有多少顆星辰,地麵之上便有多少個神。凡俗所看到的夜空,便是這廣袤無邊的星辰之海。說到星辰之海,就不得不說到神格。神格是連接神與星辰之海間星辰之力的紐帶。每一個神在星辰之海中,都有一顆屬於自己的星辰。神格形狀不一,但大小一致,均嵌於神的眉心之處。覺醒神格後的神,神力幾乎是無窮無盡的,而且擁有的不再是神力,而是星辰之力。每個神都有神格,但卻不是每個神都能夠將神格覺醒。大多數神終其一生也無法將其覺醒,隻能作為一種底牌和殺手鐧來使用。神格覺醒成功後,按其能夠調用星辰之力的多少,由高到低依次為神皇、主神、正神、偏神、神帥、神將、神官、神尊和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