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涉江歸來(大結局)(1 / 2)

張三豐伸掌拭去他雙眼淚水,撫一下張無忌、張滌塵、張婉兒頭頂,說道:“乖孫兒,乖重孫重孫女,老道今日見到你們,歡喜得很!”

楊伴龍見到後麵的白袍老者,也驚道:“萬師伯!”

裴定雲在城頭見到那白袍老者正是萬木春,直欲本下城去與他相認。城頭兵士齊聲高叫:“賊人休逃!”“賊人休逃!”

七名倭人見兩名老者談笑若素,全然不把他七人瞧在眼裏,又驚又惱。聽聞城中呼聲,忖道:這兩個老頭輕功實也不凡,難道手上卻有超越麵前五人的招法?!遂舉刀向二人身側圍靠過來。

張三豐道:“無忌你且退開,看我與萬大俠收拾賊寇蠻夷!”

眼見萬木春上前到了張三豐左首,言道:“真人要哪三個?!”

張三豐笑道:“你三我四,誰搶到算誰的!”話音未落身形已衝到倭人中間。萬木春身形一閃,穿過兩名倭人中間站定,手中已多了四柄長刀。

張三豐握著三柄長刀笑道:“老道慢了一步,卻不服輸!”

萬木春道:“我這四柄,三把分作‘虎徹’、‘三日月宗近’、‘質鐵’有一柄不具名號,真人手中如何?”

張三豐笑道:“分作‘童子切’、‘妙法’、‘菊一文字’!今日又是平手!”

眼見七名倭人呆立當場,麵如死灰,一時竟不轉身。

待張三豐、萬木春領五人及張滌塵、張婉兒、朱標往蓬萊水城城門行去。

一名倭人才背後跪倒,高聲叫道:“請留步!失了‘村正’之刀。我願自殺謝罪,以自己性命換回國家之刀!”說著從懷中掏出一柄匕首,向自己小腹刺去。

刃未己身,一顆石子“咚”的擊中他手腕,再抬手時,右腕竟然舉不起來。

張三豐道:“你要換刀,將來向我重孫重孫女換吧。”伸手一指坐在張無忌肩上的張滌塵、張婉兒。

眾人入城之際回首再瞧。七名倭人連同銃艦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眾人拜過張三豐、萬木春,二人躍下城牆又自海上飄然而去。

守城將領來到眾人之前,言道:“皇上聽聞列位英雄在此,已經派人前來緝拿。”

張無忌正愁去處,卻聽趙敏道:“這佛光舍利帶在身上,不如咱們從南海去天竺一趟,將寶物還歸原主。”

張滌塵、張婉兒拍手叫好。

---------------------------------------------------------

裴定雲本欲隨眾人回霧靈山,卻忽然記起答應井九疇要去湖州尋訪葉苕華下落,遂向楊伴龍辭別。楊伴龍道:“你將璩兒交到鬼仙手中,便要負責把她尋回來。”裴定雲見楊伴龍說話之際神色詭譎,卻是他自入門以來從未所見。

他到湖州之際,葉苕華已隨耿泰遷往別處,至於遷居之所,無人得知。

他複行“華中十二峰”見到天籙鬼仙,天籙鬼仙笑道:“你師父因何叫你來尋,你當真不知?”說著遞於裴定雲一張字箋。

裴定雲箋上筆跡清秀,書著“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四句詩,問道:“這詩句何意?!”

天籙鬼仙“哈哈”笑道:“你去太湖將楊姑娘尋到,自己便知道了!”

卻說師叔來太湖了?裴定雲記起楊伴龍囑托,果真去太湖上尋。隻是尋了一月,眼見太湖周遭俱已尋遍,這日來到崇安寺外一處蓮池。他隻知崇安寺是先前古墓派聚結之地,隻怕楊璩行到附近探尋古墓眾人下落。在蓮池邊站了一天,眼見天色將暮,忽然見到泛舟的一人身影,不禁身子一顫,忖道:那不是師叔麼?

張三豐伸掌拭去他雙眼淚水,扶一下張無忌、張滌塵、張婉兒頭頂,說道:“乖孫兒,乖重孫重孫女,老道今日見到你們,歡喜得很!”

楊伴龍見到後麵的白袍老者,也驚道:“萬師伯!”

裴定雲在城頭見到那白袍老者正是萬木春,直欲本下城去與他相認。城頭兵士齊聲高叫:“賊人休逃!”“賊人休逃!”

七名倭人見兩名老者談笑若素,全然不把他七人瞧在眼裏,又驚又惱。聽聞城中呼聲,忖道:這兩個老頭輕功實也不凡,難道手上卻有超越麵前五人的招法?!遂舉刀向二人身側圍靠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