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78年。
因為科技發展使地球能源快速消耗,即便是節約環保也沒能阻止地球能源即將提前耗盡。因為人類在月球上長期進行瘋狂的試驗,使月球表麵脫了一層皮,質量減少了好多。
地球上所有國家的政府一致決定,派出一艘運輸飛船,前往木星行星采集核聚氦——一種可以進行核聚變的能源。雖然木星大氣中隻有百分之8到12的核聚氦,但已經夠人類用一陣子的了。人類的核聚變技術已經發展成熟,大量應用於各個方麵,這艘飛船的動力就源自核聚變。其實政府隻把這艘飛船當作一艘探測船,他們還預備了兩艘更大的飛船,準備等探測完之後一起進行開采。
啟航的當天,幾乎所有的領導人都來到了起飛地點向飛船上所有的工作人員致意,這些船員都是各國的精英。x國的總統上前握住飛船船長的手說:“你們是全人類的希望啊,如果你們成功了,人類文明將會繼續發展。”船長感激不盡地點了點頭。
不久,運輸飛船出發了。一團炫目的火光劃過天穹,直奔無垠宇宙而去。全世界的媒體都在播報這一曆史性的時刻,無數個鏡頭轉播著同樣的畫麵。人類已經可以製造恒星級飛船了,而且還配有冬眠艙,在裏麵冰凍著的人,過幾十年都不會老去。但飛船的發動機還是形式單一,隻有核聚變發動機和離子發動機,而其中離子發動機隻能用於行星級航行。而且因為沒有遇到過外星生物所有國家的政府又達成了統一,不再有戰爭,所以飛船並沒有配備武器係統。因為媒體的強烈要求,這艘飛船還外載了兩個攝像頭,升空時藏於飛船底部艙內,到了外太空便會彈射而出,有兩根繩子係著它們。這艘飛船的中心還有一個主機,是各國政府特意要求實時彙集飛船內部所有的資料,向他們彙報而建的。其他所有的攝像頭與電腦機器都用電線與主機相連,隻有外載的兩個攝像頭是無線電連接。這艘飛船的前麵是工作人員的冬眠艙,後麵的一大片都是用來儲存核聚氦的。飛船還配備了維持重力裝置,各國政府覺得那樣在飛船上行走更方便一些,不過現在還沒有開。
飛船瞬間突破了第一宇宙速度,衝出了大氣層。船員們並沒有急著冬眠,而是依依不舍地回眸看著地球。他們都知道,他們要很長時間才能回來。
飛船在緩緩地駛過月球,幾乎所有的船員都在準備冬眠了,因為木星距離地球大約有4到6個天文單位,所以他們可能要1年後才會醒來。飛船主機在實時向地球彙報著情況,一切正常。
冬眠艙的艙蓋緩緩蓋上,船員的意識都漸漸被冰凍了。核聚變發動機還在運轉著,它要加速到最大速度——萬分之一光速。核聚變發動機的火光越來越亮,然後在穿過火星的時候,它停止了運轉。根據牛頓三大定律,它不運轉,飛船也會一直往前。它隻要最後減個速就行了。這個長達兩千米的龐然大物的後麵是浩瀚的星海,它在宇宙的尺度上,也不過就是一粒沙子。
1年後。
飛船終於來到了木星的旁邊,它已經開始減速了。花費了大概兩個小時進行減速,飛船終於懸停在了木星上方。同時飛船切斷了冬眠艙係統的維持,使船員們都從冬眠艙中醒來。船長第一個爬起來,他走出冬眠艙,望著窗外那顆巨大的黃色的有著許多紅斑的星球。他並沒有震撼,也沒有出聲,因為他來過木裏很多次了。他去過木星三次,火星兩次。船員們相繼起來,對挖礦設備進行最後的調整。
地球那邊嚴密地監視著這裏的一舉一動,他們指揮船員要讓他們把後麵的那兩個攝像機打開。艙門打開了,兩個圓形的攝像機從裏麵彈出,牽著一根鋼攬。
又有一個艙門彈開了,有一個巨型的機器從裏麵伸了出來,這時采集核聚氦的設備。船員們根本不用自己下去,指揮機器采集就可以。重力裝置也已經開啟,他們可以在飛船上行走自如。
就在那個巨型機器要接觸到木星大氣的時候,飛船的零件忽然一個個失靈,緊接著,飛船的前部炸開了。一道光波似乎在掃蕩著這艘飛船,所過之處,無人能敵。這光波經過的東西都被瞬間氣化,人也不例外。地球那邊立刻就收到了主機發來的消息,跟主機連接的窗口在一個一個滅掉,意味著船上的機器在一個一個被毀滅。這道光波瞬間掃遍了整個飛船,但是當它掃到飛船最後的發動機的時候,它突然停了下來,似乎是被什麼力場控製住了。地球上的人簡直無法用文字形容他們內心的震撼,他們從來沒有遇到過像今天一樣的情況。飛船的核聚變發動機炸了,變成了一個在燃燒的大火球,在夜空中閃閃發光。這個大火球瞬間將整個飛船都給炸毀了,然後無數漆黑的零件,在太空中飄蕩。雖然波及到整艘飛船,但飛船後麵的兩個攝像頭它沒有掃到,而這兩個攝像頭是用無線電連接主機的。而自始至終,它跟主機的連接從來沒有斷過。人類便可以利用這兩個攝像頭發來的視頻觀看整個事件發生的全過程,但是有一點更為可疑,光波明明將整個飛船都掃遍了,但為什麼主機毫發無損,還能給他們傳過來兩個攝像機拍攝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