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被世人稱為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館”。這裏共有植物一萬兩千種,其中有九千種是澳大利亞所獨有的;鳥類共有六百五十種,其中有四百五十種是澳大利亞所獨有的。這裏有可愛的喜歡爬樹的考拉,有把孩子放在袋子裏能夠跳很遠的袋鼠,以及古老而又十分原始的鴨嘴獸等,從前有些船員甚至聲稱在這附近的海裏看到過漂亮的美人魚。
【曆險小記】——瘋狂的兔子
要問森林中猖狂的動物是什麼,想必大多數人都會說老虎、獅子、豹,但在澳大利亞,最猖狂的動物可是最親和、可愛的兔子。這是怎麼原因呢?
原來,早在19世紀中期,澳大利亞並沒有兔子,於是就從英國引進了24隻兔子。人們原本打算把這些兔子放在動物園裏展示,可沒想到,動物園突然失火,兔子都逃竄到了廣闊的草原上。沒有豺狼虎豹等天敵的追殺,兔子們在澳大利亞大草原生活得不亦樂乎。1928年,澳大利亞的兔子總竟達到了40億隻左右。他們破壞農田和植被,給草原和畜牧業帶來了巨大災難。
於是,澳大利亞掀起了兔子殲滅戰。為了迅速控製兔子的數量,人們不惜使用細菌戰,終於使兔子的數量得以控製。可是1993年澳大利亞的兔子又奇跡般地恢複到了4億隻,這讓澳大利亞的“人兔大戰”至今仍在進行。
第六回 這裏真的有食人族嗎
在很多的傳說和故事中經常都會提到這樣一群人,他們嗜吃人肉,非常殘暴,每當我們聽到這樣的故事,都會感到毛骨悚然。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食人族呢?答案是肯定的,世界上曾經有過食人族。
澳大利亞東南麵是新西蘭,在新西蘭的北部生活著一群土著居民,他們叫做毛利人。毛利人就是著名的食人族,當然現在的毛利人已經不再吃人。但在古代,毛利人會把戰俘吃掉以示威嚴。現在毛利人雖然不再吃人了,但是在毛利人的表演中,依然會展示食人前的儀式,因為這對毛利人來說是他們為自己驍勇善戰的祖先感到自豪。
作為新西蘭的少數民族,毛利人屬於蒙古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的混血後代。他們皮膚偏黃,有自己的信仰和獨特的風俗。毛利人有一種禮儀是舉世聞名那就是“碰鼻禮”。
在毛利語種“碰鼻禮”的原意是“洪吉”。它表達了主人對客人的誠摯歡迎,在做碰鼻禮時,客人要與主人的鼻子尖互相觸碰上兩三次。盡管毛利人沒有規定鼻子觸碰的時間,但是在毛利人的觀念中,碰鼻子的時間越長,則表示越熱情越友好。
毛利人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音樂明朗愉快,舞蹈也十分熱鬧歡暢。同時毛利人還十分擅長木雕,他們可以在任何事物上進行雕刻,無論是獨木舟、村的入口處還是集會場的周圍都可以看到風格獨特的毛利人雕塑作品。
現在,世界上還有沒有其他的食人族呢?我們還不知道,雖然關於他們的傳說很多,但大多是以訛傳訛,不足取信。
在很久以前,白人覺得土著們是野蠻的未開化的人,他們會吃人是理所應當,這一方麵是當時知識的缺乏,另一方麵也是因為當時的歐洲人對土著人存在偏見。但有意思的是,土著人也曾經將和歐洲的白人們當成食人族。土著人以為白人是食人族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看到自己的親人朋友白人帶走,卻再也沒有回來,就認為白人把他們都吃了。事實上,那些人是被當作奴隸賣到了歐洲。
世界各地都曾發生過食人的事件。這些事件的發生原因大都是因為饑餓、仇恨等等,而且食人的故事大多發生在愚昧封建的時代,那麼現代世界會不會還有一些未被開發的地方仍然有一些原始部族保存著食人的習慣呢?等你們長大了,可以繼續探索,慢慢查證。
【曆險小記】——食人部落的邏輯
為什麼有些原始部落族人會食用人肉?難道人肉比其他動物的肉更美味?
巴布亞的奧洛卡瓦人會把敵人當做獵物食用,是為了“捕捉其靈魂”和慰藉戰死的族人;新幾內亞的花族人食人是為了保留一種自然界中無法再生的體液;阿茲特克人吃戰俘的肉,是為了獲得死者的威力……
其實,很多食人部落將人肉視為神的食物,認為食人是一種與神交流的形式,是進行象征性統治的一部分,並不是野蠻地為了吃而吃,這就是他們食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