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需要創意的詮釋與新穎的解讀,但我們反對肆意拚接與惡搞解構。無論是針對課業沉重的青少年的“無厘頭”調侃,還是針對剛踏入社會的青年人的“水煮經典”,都隻是讓人離經典越來越遠。
對經典的個性化解讀並非毫無限度,首先在文字闡釋的層次上必須尊重經典的本義,其次在價值評價的層次上必須遵循其內在的價值標準。因為對傳統經典解讀的度就像一台天平,天平的一端是在經典詮釋的過程中衍生出來的作品,另一端則是被廣泛認同的社會責任與價值取向。
當然,經典未必高不可攀,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衡量標準,或許,初讀之時,你隻感到它的平凡,但解讀之後,你便會品味出平淡中的甘甜。因此,我們對經典有著自己的注解,不是華麗輝煌的殿堂,而是質樸無華的田園。
在這方經典的田園中,有高山仰止的偉人,也有平凡真實的常人,甚至還有天真單純的孩子。我們解讀偉大中的人生新意,更采擷平實中的生命靈秀,無論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或是無名篇章的感悟,隻要顯現了人生的智慧與真諦,我們便不吝筆墨,用心解讀。
每一個童話,每一則寓言,每一個文化故事,都有其相應的曆史背景,作者將自己的人生感悟精妙地融入獨特的社會環境中,並引起讀者心底的共鳴,遂成就一部經典之作。時間證明了經典的價值,是因為千百年的時光並沒有改變人生的本質,這些流傳已久的經典故事中的精華是對生命的深刻理解,經得住歲月的錘煉。
經典是每次重讀都像初讀那樣能夠給人帶來啟迪的文字;經典是即使初讀也好像是在重溫的語句;經典是一個時代獨有的創意,是理想與現實的寫意,是你耳熟能詳的情節與話語,或許平凡,或許無名,但總能帶給你心靈的觸動。
書中體現的人生道理需要在人生中體會,古語道:“好讀書不求甚解。”許多時候,書中的深意你都無法一次讀懂,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曆的增加,人生經驗越來越多,許多以前書中不解的疑問有時會在做某件事的瞬間豁然開朗。
一則經典是不會耗盡其內在涵義的,因此,經典值得一讀再讀。它們帶著先前解釋的氣息走向我們,背後拖著它們經過多種文化錘煉留下的足跡。經典作品不斷在其周圍製造批評話語的塵雲,卻也總是把那些微粒抖掉,露出智慧的扉頁。我們越是以為自己讀得透徹,就越是覺得它們的獨特、意想不到和新穎。
經典能夠把現在的噪音調成一種背景輕音,而這種背景輕音對經典作品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時代總在不斷變化,品讀經典,要走得進去,更要走得出來,在經典中讀出新的啟示,才是真正地讀懂了經典。
因此,我們不能隻是放大時代的噪音,不能隻是收集封麵上的微塵,不能一味“調侃”,一味“大話”,舍本逐末隻會降低人生的格調。為什麼要讀經典?為的是不自欺欺人地活在自己的現實裏,將人生活成經典。
正基於此,本書應運而生。
我們用心重新閱讀這些時間之手一直撫摸著的經典之作,曆史的恒溫之下自然能讀出新時代的溫度。
需要強調的是,本書將經典進行另類解讀與創意詮釋,但絕非顛覆傳統的無厘頭讀物;我們在經典文化中提煉解讀,但絕不以商業的態度褻瀆曆史,因為如果隻對經典進行簡單的低俗化加工,對經典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來說,將意味著毀滅。
當經典與人生教育融合在一起,必須以莊嚴的態度麵對文化和生命,才能讓讀者真正懂得經典的意義與真諦。
采擷經典中的點點感悟,品味人生中的世態萬千,尋覓自己心中的一方經典田園,另類解讀,與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