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質量第一(1 / 2)

曾有一段時間,“溫州”成了假冒偽劣的代名詞。這給了溫商一個深刻的教訓:那就是要想生存、發展就得狠抓質量,重建信譽。

溫州是一片經商的熱土,在這片土地耕耘的溫州商人經曆過賺大錢的喜悅,也經曆過被封殺的罷潮的痛苦。在20世紀80年代,市場經濟剛剛放開,相應的體製還不完善的情況下,不少“精明”的溫商一度以低劣的產品賺了些“昧心錢”。然而,不是真金當然經不住火煉,很快“柳市罷潮”籠罩了溫州,“火燒武陵門”也點醒了走在歪路上的溫州商人。但是,溫商之所以“可怕”,之所以讓人驚歎,那就是他們善於反省,能夠從失敗和挫折中重新立起來。痛定思痛的溫商在這之後,確立了“質量立市、名牌為上”的戰略,在今天,憑借質量優勢,一大批溫州知名品牌如康奈、實康、紅蜻蜓、正泰等都已橫空出世,享譽全國,走向了世界。

回首當初走過的路,許多知名品牌的崛起靠的就是“嚴把質量關”這樣的一個要素。

無論在西方還是在東方,資本的原始積累似乎都帶有掠奪性和欺騙性。也有人曾經給柳市鎮的低壓電器下了定論:柳市鎮的資本原始積累正是低壓電器的假冒偽劣的生產過程。當然這主要是針對當年“柳市罷潮”前的人生產低劣的低壓電器,賺了大錢發家的曆史而言。

然而正泰集團的總裁南存輝在當時走的卻是另外一條路。

創業之初,南存輝是和他的朋友們偷偷摸摸地幹起來的,第一個月,他們賺了35元。35元實在是太寒酸了,可南存輝卻高興得合不攏嘴,因為在假冒偽劣濁浪洶湧的柳市鎮低壓電器市場,他卻能用誠實、勤勞賺到錢。

或許,正是童年的遭遇使南存輝產生了改變現狀的強烈欲望,補鞋顯然不是他一生的理想。1985年,敢想敢幹的南存輝以住房折價,與一位同學共同出資5萬元,辦起了“求精開關廠”。取名“求精”,意思很清楚,他們生產的熱繼電器要精益求精,嚴控質量。這個名為“求精”的作坊式小型工廠僅有員工8名,資產5萬元,年產值1萬元。在當時來說,南存輝這個“求精”廠的設備、技術、人員、資金等方麵沒有任何優勢可言。然而,不怕吃苦、謙虛好學,是南存輝起家的最好資本。

因為當時他們並不懂得質量,隻知道裝出來像個產品就賣出去,東西雖然是賣出去了,但一向認真的南存輝肚子裏卻在擔心、在責問,怕質量出問題,一旦出現客戶要退貨的情形,他們便感到良心受到譴責。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南存輝不惜血本,幾乎傾盡所能請來了上海人民開關廠的工程師。當這些工程師來到求精開關廠,都大吃一驚。在他們眼裏,它比作坊還不如,什麼東西都沒有,好多工程師來了以後都回去了,因為這裏沒有工作模具,實在太簡陋了。但是,還是有幾個工程師被南存輝的真誠與信念所感化而留了下來。這些工程師幫他們抓技術、抓質量,教他們怎麼才能把質量做好。

1989年,柳市鎮的低壓電器受到全國範圍的抵製,大批違法經營者被依法取締或自行倒閉。柳市鎮的街道冷冷清清,一片蕭條。創業伊始,南存輝就采取了與眾不同的產品定位,堅持質量第一,精益求精。他對朋友說:“我修過無數的劣質鞋,聽過客人對製鞋廠家無數的罵。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人,就算不折壽也沒好結果。我們要幹,就要講究質量,不能賺昧良心的錢。”初出茅廬、位卑言輕的南存輝這種逆“柳市潮流”而動的言行,遭到當時某些大業主的奚落:“臭皮匠也來趕時髦,5萬元也敢說大話,呸!”

“走自己的路,讓他人去說吧!”南存輝毫不理會別人的白眼,主動采用了國家標準生產,1988年在全縣首批領取了國家機電部頒發的三個規格的低壓電器產品生產許可證,並建立了全國首家民營企業熱繼電器試驗室。踏踏實實地狠抓質量,就像他給工廠起的名字,他要以質量求生存。一年後,當國人群起抵製柳市低壓電器,一批違法經營者或被依法取締、或自行倒閉時,“求精”卻在同行業中脫穎而出,受到國家和當地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很快,許多熱繼電器廠家都慕名前來向他討教,溫州湧現出了一大批以質量求發展的低壓電器生產企業,產品暢銷全國。如今,樂清柳市鎮已經成為“中國低壓電器之都”,南存輝功不可沒。南存輝後來深有感觸地說:“當初‘呸’我的人,後來差不多全垮了,剩下的也歸到‘正泰’旗下,成為合作者了。”已退出舞台的一位“大業主”也不無感慨:“當年產品好壞都有人要,我們隻圖眼前利益,沒想到這是條末路。南存輝看得清,為了將來他拚命學習。他勝我衰,這是關鍵。”正泰集團在南存輝“不賺昧心錢,質量求生存”的經營理念下獲得了企業初始創業的成功,形成了質量第一的企業文化,提出了“寧可少賺億元產值,不讓一件不合格產品出廠”的質量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