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一種力量,是一種足以讓自然為之震撼的力量。
在人類社會,思想的魅力在人的有目的性的創造活動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策劃本身就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一種體現。它體現的是人在對社會以及對社會各個構成因素的發展規律或邏輯把握的基礎上進行的有目的性的創造,而有目的性的創造毫無疑問是人類活動的本質。如此,策劃一個新的世界的本意就是在對社會或社會構成因素發展規律或邏輯的充分掌握的基礎上,使得社會及其構成因素向更為完美的方向發展,發生一個質的飛躍。
策劃的現實要求是我們需要發展,我們要做得更好;策劃的理論基礎是對社會及其構成因素的發展規律或邏輯的充分了解或掌握。如果具備了這兩個條件,那就不要猶豫,開始策劃吧。——一個新的世界會在策劃中誕生!
企業本身就是社會的一個構成因素,企業策劃同樣能為企業創造出一個新的世界——隻要思想能把握市場的邏輯,策劃能遵循這種邏輯。
生存抑或死亡是當初的IBM麵臨的最大的挑戰。要麼在變革中生存,要麼在原初狀態中死亡,郭士納麵對的是一個誰都不願意接手的爛攤子。所以,當他左手出招,打出“重建IBM”的口號時,許多人都感到不可理喻——更何況郭士納是一個根本不懂計算機的外行。但是,這個傲慢的騎士似乎並不介意眾人對他的非議,他以自己獨有的傲慢教訓了一下人們偏執的頭腦:IBM一個新的世界在郭士納的策劃下誕生了——一個完整的、一個強大的IBM渾身上下散發著誘人的芳香。在整個過程中,郭士納所做的無非就是認定IBM不能就這樣解體,同時在對客戶和IBM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做出了一個符合市場邏輯的方案。
沃爾瑪是一個強大的零售帝國,它強有力的信息網絡是無可匹敵的。但是技術並不意味著對市場的征服。在開拓市場的征程中,技術隻是必要條件,正確完美的策劃才是沃爾瑪得以取得勝利的充分條件。當沃爾瑪複製美國模式進軍中國時,它品嚐到了失敗的滋味。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帝國不得不委身於中國的東南一隅等待時機。鐵騎碰到了製度的壁壘,沃爾瑪開始策劃穩妥而又極具攻擊力的進攻方案。沃爾瑪的等待不是毫無目的的等待,它在等待全麵進軍中國的時機。開辟上一塊小小的試驗田,逐漸地擴大自己在中國的知名度,何嚐不是一件幸事:中國是一塊肥肉,同時中國也不是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機會總是有的,開放的中國不能拒絕優秀的企業大展身手。沃爾瑪在進軍中國的整個策劃中,顯然是把握住了市場的邏輯,而其現實基礎是,沃爾瑪在美國的市場已經基本飽和,中國又是一塊肥肉,如果不盡快下手,肉就落到別人手中了。
戴爾模式的涵義遠遠超出了人們對它的直觀理解。誠然,戴爾有超出普通人的特殊的天賦,他對市場的敏銳直覺助長了他的成功。但是,這隻是戴爾之所以能在市場勝出的一個可有可無的條件,戴爾大獲全勝的基礎並不完全是依賴其過人的天賦。直銷給顧客繞開了市場中的中間商,避免了產品從生產到消費者手中的成本增加,這使得戴爾電腦的價格遠遠低於同類產品。但是,戴爾並不是依靠價格來占領市場的,出乎人的想像,戴爾是依靠服務使同類產品甘拜下風的。服務成就了戴爾的成功,戴爾豐富了服務的內容。顯然,戴爾經過了精心的策劃,比如他對市場的細分、對顧客的細分,無不體現了市場邏輯在其頭腦中的滲透。戴爾要生存,戴爾要發展,就不得不充分發揮市場邏輯的魅力。
或曰,新惠普之所以可能,完全是菲奧莉娜的個人魅力所至,這個集嫵媚與鬥誌於一身的女強人的確扭轉了人們對局勢的猜測。或曰,新惠普的誕生是向“資本意誌不可違”神話的挑戰,它完全改變了人們對資本意誌的看法。但事實上是這樣嗎?成吉思汗的鐵騎比起菲奧莉娜來又如何?可是成吉思汗奠定的王朝基礎很快就崩潰了。資本意誌的走向是賺取更多的錢,菲奧莉娜的個人魅力似乎很難點燃董事會的老頭們的激情。如果不賺錢,更換一個CEO並不是難事。菲奧莉娜的成功一方麵應歸功於她的做法恰好符合資本意誌的走向;另一方麵應該歸功於她成功的策劃,而她的策劃恰恰是以對市場邏輯的把握和對資本意誌的走向的全麵體驗基礎上的。看似以巨資為賭注的豪賭其實並沒有脫離市場的內在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