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十八路諸侯,其實真正跟董卓正經八本交過手的也就是孫堅和曹操。孫堅這一路兵馬在上一回已經說過了,接下來咱們說曹操。
董卓遷都長安後,各路聯軍不思進取,終日飲酒作樂。這些個所謂的諸侯高舉義旗,口口聲聲說要“打倒董卓,清除國難”,實際上卻是各懷鬼胎。他們個個傭兵自重,為了保留自己的生力軍皆采取觀望態度。
曹操不幹了。
那天諸侯正在一起喝酒,喝到一半時曹操氣呼呼的闖進來吼道:“咱們的軍隊已經彙合了,怎麼還不動手?逆賊董卓焚燒洛陽,劫持天子,弄得人神共憤!如今正是趁他立足未穩而出兵消滅他的好時候啊!‘’
諸侯都喝的醉熏熏的,哪裏有心情理他?曹操真是熱臉貼在了冷屁股上啊!
曹操此刻可是徹徹底底的看透了這幫人,跟他們廢話無異於對牛彈琴。
豎子不足與謀之!我自己來!
曹操決定單獨行動,也希望自己的這一舉動能夠影響和帶動諸侯中尚存一點良知的人。
結果呢?除了鮑信和張邈,其他諸侯還是各玩各的,而張邈也隻是派了少量兵意思一下。
咱們先不討論曹操獨自行動是否有點冒失或是意氣用事,從這件事來看我覺得此時的曹操還是天子之臣,他還是大漢朝的忠臣。
但我覺得,曹操此舉還是冒失了點兒。
曹操的軍隊剛剛招募不久,缺乏訓練,而且兵又不是很多。反觀董卓派出的徐榮部隊,各個都是久經沙場的西涼猛將,結果可想而知。
兩軍交手不到一天,曹操便中箭而逃。然而更令曹操心急的是,他的坐騎馬也受了重傷,根本跑不快。
萬分緊急時刻,他的部下曹洪將自己的戰馬讓給了曹操,曹操堅決不受道:“你把馬給了我,你怎麼辦?”
曹洪慷慨激昂道:“天下可以沒有我曹洪,但卻萬萬不能沒有曹操!”
無數感激之情盡在不言中。
如果你能夠平安歸來,我曹操畢生也不會虧待於你!
後來的他也確實兌現了自己心裏的這個承諾。
曹操拍了拍曹洪肩膀後上馬而逃。
患難見真情!每次看這裏我都不得不給曹洪一個大大的讚!!
聽說曹洪的這匹馬也是神馬,跑時馬蹄不著地,跟飛一樣,故曹操得以逃脫。
曹洪這邊沒有了馬,隻能走著,竟發現自己的主公在前麵止步不前。
二人劫後重生感慨頗多。
感慨歸感慨,現在可不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時候,還得逃命呢。
原來前麵就是汴水,河水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天無絕人之路!循著河水,他們竟然找到了渡河的船隻,於是平安而歸。
曹操騎著神馬跑了還說的過去,曹洪靠著兩個腳丫子就跑贏了敵人的駿馬就有點奇怪了吧?
我反正沒查到是怎麼回事。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徐榮部隊的目標是曹操,對於他的下屬曹洪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曹洪才得以逃脫的。因為史書上說徐榮見曹操二人兵少,而且自己的兵馬也已經累的夠嗆,所以才不追的。連曹操都放走了,曹洪還能不放?
看到這裏,細心的朋友可能會有這樣的驚呼“徐榮牛叉啊!孫堅曹操兩大風雲人物都被他打敗了,看來徐榮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物!”
然而在我看來,如果徐榮打不贏他們才是奇恥大辱!那時候的孫堅和曹操相比於後來隻不過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嘍嘍,相比於徐榮部隊的久經沙場、強悍精銳,他們的軍隊隻能說是一幫烏合之眾。
所以我隻能說徐榮確實是一個將才,但遠遠配不上名將一詞。難怪《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讓他跟夏侯惇剛交戰幾回合便被斬於馬下。
露了N回臉,鋪墊了這麼多,如果再不認真介紹一下本書的第一大男主角,估計就要被噴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