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二十二.寶物成型(1 / 2)

張曰臣石雕大師很不高興,對來的那個年輕工匠說:“慌張什麼啊。”

那個年輕人急急忙忙的跪在地上,說:“我所雕的石獅子,在雕頭部的時候,一個不小心,把頭部的石頭給敲斷了。”

石頭敲斷了,再也沒有辦法粘上去,所以石雕的工作也是細致活,一旦稍有差池就前功盡棄的。

張曰臣石雕大師說:“你是說那些上等的青草石料?”

那個年輕人快哭出來了,說:“正是那些,那些石料,是從南安水頭的石窟開采出來的,據說這上等的青草石料隻有一批,這一批沒了就完了,哎。”

張曰臣石雕大師說:“走,我們去看看。”

他們來到外場,那石獅子的身子都雕的成型了,但是直立向前的石獅子的頭部被敲斷了,看起來,這作品已經廢了,真可惜,獅子的身子都雕好了,但是因為石獅的頭部砸破了,整個作品就不完整了,隻能當殘品。

張曰臣石雕大師整體看了一下,略一思索,拿起石錐,大錐小錐隻落,石頭大塊小塊飛濺,周圍的石匠都驚呆了,都圍過來看,張大師這時候的雕石簡直就是一場表演,他敲打石頭的節奏,聲音好像正彈奏一首歌呢,不一會兒,千錘百煉之後獅頭已經成型,原來張曰臣石雕大師把傳統的正麵直前的獅頭改轉方向,既補救了失誤又使獅子顯得喜氣洋洋,表現出超逸的特色。

墨小白歎為觀止,這石料在他看來已經廢了,但是張大師可以變廢為寶,這石獅子更生龍活虎,生動活潑了,他不由得佩服張曰臣石雕大師了。

圍在他身邊的石匠們紛紛顯出折服的表情。

“好了”張曰臣石雕大師說:“這獅子的頭部向南,我們就稱之為‘南獅’”

墨小白說:“這才是工匠精神啊。”

黃小波和墨小白對視一笑,他們不由得變得很願意在這裏學習當一個“石匠”。

他們在這裏安駐下來,跟著大師學石雕。

張曰臣石雕大師說:我先教你們一些基本的技能。

惠安傳統石雕工藝,俗稱“打巧”。其工藝流程主要包括捏、鏤、摘、雕、四道工序。(一)“捏”就是打坯樣。先在石塊上畫出線條,而後進行初步的雕鑿。對於有限定內容的新雕作,有的在打坯之前先畫張平麵草圖作依據;有的還先捏個泥坯或石膏模型;有的則以購賣者提供的設計圖紙為藍圖。打坯樣是一個重新創作的過程。

(二)“鏤”就是坯樣捏成後,根據需要把內部無用的石料挖掉。鏤空石料的技術是石雕工匠的重要基本功,如一隻還沒有幼兒拳頭大的小石獅,要在嘴裏保留掉不出來的小圓球,鏤掉四周的石料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三)“摘”就是按圖形剔去雕件的外部多餘的石料。這種剔除是對坯樣的細加工,操作者同樣應領會創作者的意圖,才能使剔除的麵積和深淺適度。

(四)“雕”就是進行最後的琢剁加工使雕件定型。完成這一程序不但要有較高水平的雕刻技藝,更要具有鑒別能力。

張曰臣石雕大師說:“你們兩人先在普通的材質上學習,然後把你們的法力注入寶物之中,之後就可以這鐵岩石先雕成乾坤簸箕和乾坤鏟,至於用紫帽山墨炭煆燒十五天,再用永寧海水澆灌十五天。我可以找惠安打鐵巷的師傅幫你們錘煉。”

墨小白趕緊說:“是啊,先謝謝大師了”他心裏想的是又可以省下不少功夫了。

黃小波在石雕場館裏也聽到一些聲音,有一些成年的石匠對他們十分的不以為然,認為不過是小孩子,會做什麼石雕,真是笑起來,師傅費那麼大的勁,還不是在鬧著玩,黃小波暗暗的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好它。於是他每天都是最早來,每天都是最晚回去的,還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自已琢磨怎麼雕好石雕。他相信勤能補拙,他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

慢慢的他的手藝不知不覺中有了很大的進步。

石雕的工具也很多,有平刀,圓刀,三角刀,大鐵錐,大鐵捶,還有小斧頭等等,要熟練使用並不簡單。這方麵的學習,顯然黃小波比墨小白的悟性高多了。

才沒過多久,黃小波就可以熟練使用工具了,張曰臣石雕大師看著黃小波的粗作品,也不由得點點頭,再看墨小白的作品真慘不忍賭啊。

一個多月過去了,終於到了有一天,墨小白可以自已製作乾坤簸箕和乾坤鏟了,乾坤簸箕要製兩個,乾坤鏟則製一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