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以北草原遼闊,肥沃的草場養育出成千上萬的健壯馬匹,由草原上的民族組成精良的騎兵隊伍。匈奴人逐漸成為了草原上的霸主後,匈奴貴族時常帶領騎兵南下略奪中原政權邊郡。
大漢王朝初立之年國力薄弱,無力抵抗匈奴人的攻擊。為了緩和與匈奴的關係,漢高祖實行了“和親”政策,由皇帝把皇家的女兒嫁給單於,每年還要送上大批的金銀,絲綢和糧食。這一政策在漢朝一直推行,即便如此,漢朝邊郡還時常受到貪心不足的匈奴人略奪。
漢朝經過幾代人韜光養晦的策略,逐漸富強起來。到漢武帝時期,決定廢處這一屈辱的和親政策,同匈奴展開了長期猛烈的戰爭。
漢朝當時的農業相當發達,各地長年五合豐登。邊郡的莊戶人家都很勤勞注重農業,做手工的和做小本買賣的,到農忙時都會先摞下別的活,來幫忙幹農活。
經過一天飛土揚沙的大風,昨夜終於下了一場大雨,清晨雨過天晴,正是種豆的最佳時節。年僅十三歲的徐遷揮鋤頭刨坑,更小的妹妹徐香媚也能幫忙幹活了。徐香媚一手托瓢,一手捏幾粒豆種丟向土坑裏,徐遷則緊隨其後把前坑刨出的土填在播了種的後坑上,並用腳壓兩下鬆軟的土以便保滳。那邊父親和母親已經種了好幾壟,父親是大戶人家的教書先生,但農忙時會請假來幫忙種地,而東家也不會因此怪罪。因為邊疆地廣人稀,邊民以農為本,種莊稼是不能錯過時節的。
中午時刻,徐家一家人坐地頭休息,喝幾口水啃兩口幹糧。妹妹香媚閑不住,拉哥哥徐遷去玩,“哥,起來陪小妹去采花吧!我想把帶回家把我的小閨房打扮的漂亮一些。”
徐遷有些累不願去,“自個玩去,哥歇一會還要幹活呢!”
香媚鬧著說,“哥哥陪我去,要不然回家的時候我就不走路讓你背我。”
父親訓斥香媚,“別不懂事,你哥刨地夠累了,那像你隻端個瓢輕鬆。讓他歇一會,天黑前把這塊地種完。”
香媚委屈的哭了,“我端飄也累的胳膊疼,玩一會就不會累了。”
母親忙過來哄香媚,“誰說俺家香媚不能幹了,沒妹妹幫忙哥哥能刨那麼多地嗎?”
徐遷也忙跑過去摘一把野花來哄妹妹,香媚接過哥哥采的花,聞了聞笑了。雖然勞累,一家四口倒也其樂溶溶。
忽然,遠處一陣馬蹄聲中夾雜著嘶鳴聲,由遠而近。這是匈奴為報複漢朝廢處和親政策的一次襲擾行動,所到之處燒殺掠奪。騎兵行進中亂箭開道,幾個在田間勞作的百姓紛紛中箭倒下,徐遷父母看到慌忙趴在兩個孩子身上護著。騎兵並沒停留,飛奔著過去。
滿身是箭的父母嚇的香媚嗚嗚直哭,被騎兵後軍中運送搶劫物資的馬車隊發現,兄妹二人被匈奴人從父母身下翻出扔上了車。車隊載著搶來的物資和十幾個孩子們,跟著騎兵隨後而行。徐遷安慰妹妹別害怕,並伺機準備逃跑。這支馬車隊載滿了搶來的物資,開始往北方大本營行使去。
一路上十幾個被搶來的孩子忍饑挨餓,常靠撿拾匈奴人扔的骨頭充饑。十幾天後進入草原腹地,匈奴人放鬆了對俘虜的看管。一天黃昏,徐遷瞅準時機,在路過羊群的時侯,他拉起妹妹悄悄溜下車,貓著身潛入羊群中。
無邊無際的草原,放眼四方除了茫茫荒草,連棵樹都沒有,往哪邊跑都好像是往天邊去。徐遷領著香媚隻好又朝羊群的方向追尋去。天色漸漸暗下,徐香媚早就嚷著餓了。徐遷把香媚藏在羊群柵欄外一處堆幹草的地方,安頓好妹妹,
他向幾處亮著光的帳篷摸去。他爬著向一個大帳篷摸去,看到處麵正烤著一隻羊。
徐遷等烤肉的火夫割了烤好的肉端盤子往帳篷裏送,他瞅準這個空當,起身快步跑過去。望著烤的流油的肥羊,上去就是一口,嘴裏邊嚼著邊上手抓起一旁插著的刀割下幾條肉,也顧不得燙捧著跑回
到妹妹身邊。妹妹狼吞虎咽的吃著,被噎的直打嗝。他給妹妹拍著背說:“慢點吃,多著呢!那裏還掛著大半隻羊,不夠吃我再去弄。”
徐遷正說著,抬頭忽的看到一個十來歲的匈奴小姑娘站在他們兄妹麵前,香媚害怕的直往哥哥懷裏鑽。小姑娘說了一句匈奴語,兄妹倆麵麵相趨沒聽懂。小姑娘又說:“你們是被抓來的奴隸吧!我祖母是漢朝公主,我學過你們的話。”
徐遷憤憤地說:“我和妹妹才不是奴隸呢!是給自家種地的人。”
匈奴小姑娘不屑地說:“除了和親過來的漢朝公主可以做單於的閼氏外,其餘的人不管你以前多尊貴,被擄入這裏來的漢朝人都是奴隸。你們兩個是逃出來的吧?草原太大了,你們是跑不出去的,就算不被再抓回去,也會讓狼群吃的連骨頭都不剩。”
徐香媚嚇的直哭,徐遷摟著妹妹無望地說,“就算讓狠給吃了,我兄妹二人也不願給殺害父母的凶手做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