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習慣八 執著果斷 雷厲風行(1 / 3)

——果斷、持恒的習慣

行動第一

1.成功在於行動

英國前首相本傑明·笛斯瑞利曾指出,雖然行動不一定能帶來令人滿意的結果,但不采取行動就絕無滿意的結果可言。

因此,如果你想取得成功,就必須先從行動開始。

一個人的行動能帶來回饋和成就感,也能帶來喜悅,通過潛心工作得到自我滿足和快樂,這是其他方法不可取代的。這麼說來,如果你想尋找快樂,如果你想發揮潛能,如果你想獲得成功,就必須積極行動,全力以赴。

每天不知會有多少人把自己辛苦得來的新構想取消,因為他們不敢執行。過了一段時間以後,這些構想又會回來折磨他們。

記住:切實執行你的創意,以便發揮它的價值,不管創意有多好,除非真正身體力行,否則,永遠沒有收獲。

天下最可悲的一句話就是:我當時真應該那麼做,但我卻沒有那麼做。經常會聽到有人說:“如果我當年就開始做那筆生意,早就發財了!”一個好創意胎死腹中,真的會叫人歎息不已,永遠不能忘懷。如果真的徹底施行,當然就有可能帶來無限的滿足。

2.行動賦予生命以力量

有一篇僅幾百字的短文,幾乎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語言都把它翻譯出來過。僅紐約中央車間就將它印了150萬份,分送給路人。這篇《把信帶給加西亞》已被印了億萬份,在全世界廣泛流傳。這對有史以來的任何作者來說,都是無法打破的紀錄。

這篇短文的作者是哈巴德,文章最先出現在1899年的《庸人》雜誌上。

短文是這樣寫的:在一切有關古巴的事情中,有一個人最讓我忘不了。當美西戰爭爆發後,美國總統麥金利必須立即跟西班牙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係。但加西亞在古巴叢林的山裏,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地點,所以無法寫信或打電話給他。

“怎麼辦呢?”總統說。

“有一個名叫羅文的人,有辦法找到加西亞,也隻有他才找得到加西亞。”有人對總統說。

他們把羅文找來,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羅文拿了信,把信裝進一個油質袋子裏,封好,吊在胸口,劃著一艘小船,四天以後的一個夜裏,在古巴上岸,消失於叢林中,接著在三個星期之後,從古巴島的那一邊出來,徒步走過一個危險重重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加西亞——這些細節都不是我想說明的,我要強調的重點是:

麥金利總統把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交給羅文,而羅文接過信之後,並沒有提出任何疑問:他在什麼地方?他是誰?還活著嗎?怎樣去?為什麼要找他?給我什麼報酬?

——沒有問題,沒有條件,更沒有抱怨,隻有行動,積極、堅決的行動!

羅文為利希特這句名言,作了最好的注腳:“隻有行動賦予生命以力量。”人是自己行為的總和。行動最終體現了人的價值。

“隻有你的行動,決定你的價值。”

用行動征服一切

1.不要猶豫不決

在行動前,很多人提心吊膽,猶豫不決。在這種情況下,首先你要問自己:“我害怕什麼?為什麼我總是這樣猶豫不決,抓不住機會?”

不要為自己找借口了,諸如:別人聰明,機會多或者運氣好,當然會成功;別人成功是因為抓住了機遇,而我沒有機遇,等等。

這些都是你維持現狀的理由,其實根本原因是你根本沒有什麼目標,沒有勇氣,你是膽小鬼,你根本不敢邁出成功的第一步,你隻知道成功不會屬於你。

如果一生隻求平穩,從不夢想去追逐更高的目標,從不展翅騰飛,那麼人生便失去了意義。

行動起來!不要再順應時勢,迎合潮流。

當你麵臨著一個好像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先研究它。如果似乎找不到解決辦法時,就放開你的想像力。想像指的是想出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具體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