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早,唐皇設朝,聚集文武百官,寫了取經文牒,用了通行寶印。有欽天監奏曰:“今日是人專吉星,堪宜出行遠路。”唐皇高興地點了點頭,又見黃門官奏道:“禦弟法師正在朝門外候旨。”唐皇便隨即宣其上寶殿,道:“禦弟,今日是出行吉日。這是通關文牒。朕又有一個紫金缽盂,送你途中化齋而用。再選銀駔駿馬一匹,送給禦弟作為遠行的腳力。你就可以現在就出發了。”
唐森大喜,即便謝了皇恩,領了物事,更無留滯之意。唐皇排駕,與文武多官同送至關外,隻見那化生寺僧與諸徒將玄奘的冬夏衣服,俱送在關外相等。唐皇見了,便先讓唐森收拾行囊馬匹,然後命官人執壺酌酒。
唐皇舉起酒杯,問唐森:“禦弟雅號怎麼稱呼?”
唐森謙虛道:“貧僧出家人,未敢稱號。”
唐皇笑道:“你乃朕之禦弟,怎可無雅號?當時菩薩說,西天有經三藏。禦弟可指經取號,號作三藏何如?”
唐森又謝恩,接了禦酒道:“陛下,酒乃僧家頭一戒,貧僧自為人,不會飲酒。”
唐皇道:“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隻飲此一杯,以盡朕奉餞之意。”
唐森不敢不受。接了酒,方待要飲,隻見唐王低頭,將禦指拾一撮塵土,彈入酒中。
唐森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不待皇上說話,自己先說了出來:“此去少則兩三年,多則五年十年皆有可能,日久年深,山遙路遠,貧僧飲此酒後,寧戀本鄉一撚土,不愛他鄉萬兩金。還有皇上的厚愛!”
唐皇聞言龍顏大悅,道:“好好好!禦弟與朕心意相通啊!”
唐森再次謝恩,飲盡杯中素酒,正準備辭謝出關而去,卻聽唐皇又道:“哎,禦弟啊,朕還有一個請求,不知當講不當講。”
“皇上但講無妨。”
唐皇想了想,還是道:“朕的公主玉安自幼跟隨道人在外學習道法、遊覽天下河川,幾乎已經踏遍了大唐名山大川,也給朕說了不少各地的風俗民情,朕甚感欣慰。今日聽聞禦弟要去西方天竺大雷音寺拜佛求經,便動了西遊天下的心思,在朕那求了好久,朕甚感煩擾,便答應了她的請求,不知禦弟能否帶上她一起西遊?”
唐森麵有難色,道:“貧僧一和尚,帶著一名公主,怕是不太好吧?而且公主一介女流,怕是吃不了西遊途中風餐露宿之苦啊。”
唐皇搖了搖頭,辯道:“哎,禦弟可將公主當成侄女,叔侄之間同行有何不可?而公主自幼便周遊天下,習武練功,不僅不怕這途中的風餐露宿,順便還能照顧你呢。哈哈……”唐皇說完哈哈大笑了起來,也不知道他的笑容裏包含了多少種深沉的意味,其實很多事情,都瞞不過皇上的,也不知道自己和公主的事兒,皇上知道不知道。
唐森一副無奈之相,道:“如此,那便有請公主隨貧僧一道走吧。”
此時一身勁裝的玉安公主快步走出,對唐森施了一禮,道:“那麼,便多謝大法師了。”之後,唐森帶著玉安公主與四名隨從,向皇上辭謝,騎馬出關而去。從此,唐森就真的成為了一個代表唐朝的僧人了。而唐森這個名字,似乎從一開始,都不為人所知,所以也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從今天開始,便沒有唐森,隻有一個新的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