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法器的等級也並不意味著真正的實力等級,比如觀音菩薩,雖然仍然是菩薩,但其實力比很多佛的實力還要高上不少。而唐森要能發揮出著兩件羅漢級裝備的全部實力,那還怕什麼妖怪啊!可是現在的唐森還真就發揮不了這兩件堪稱極品的裝備的全部實力,身懷異寶卻又無法使用的心情可想而知。不過唐森拿到這兩件寶貝之後,肯定會好好鑽研一下的。
……
光陰拈指,卻當七日正會,玄奘又穿戴整齊做法會,請唐皇拈香。此時善聲遍滿天下。唐皇即排駕,率文武多官、後妃國戚,早赴寺裏。那一城人,無論大小尊卑,俱詣寺聽講。
忽然有個老和尚拍著寶台厲聲高叫道:“壇上那和尚,你隻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麼?”
唐森聞言,心中大喜,從《西遊大事記》的劇情指引來看,這老和尚肯定是那觀世音菩薩變的,於是當下便翻身跳下台來,對菩薩施了一禮,道:“老師父,請恕弟子孤陋寡聞。眼前的這一千二百僧眾,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老和尚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隻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唐森正要說話,卻見唐皇仿佛認得這個觀音菩薩所變的老和尚,將老和尚請到了他那裏去了。“你是前日送袈裟的和尚?”唐皇問道。
老和尚道:“正是。”
唐皇道:“你既來此處聽講,隻該吃些齋便了,為何與我法師亂講,擾亂經堂,誤我佛事?”
老和尚道:“你那法師講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
唐皇心中興奮,連忙正色問道:“你那大乘佛法,在於何處?”
老和尚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你可記得麼?”
“我記得。”
唐皇道:“叫大法師來將這神僧引去,請上台開講。”
唐皇話音剛落,卻見那老和尚帶了小和尚,飛上了高台,卻不作停留,而是立即踏上祥雲,直至九霄,方才現出救苦原身,托了淨瓶楊柳。左邊是木叉(即木吒)惠岸,執著棍,抖擻精神。驚喜得太宗皇帝連忙朝天禮拜,文武百官跪地焚香,滿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賈,無一人不拜禱道:“好菩薩!好菩薩!”
觀世音菩薩祥雲漸遠,霎時間不見了金光。隻見那半空中,滴溜溜落下一張簡帖,上有幾句頌子,寫得明白。頌曰:“禮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萬八千裏,大乘進殷勤。此經回上國,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唐皇見了頌子,即命眾僧:“且收勝會,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經來,再秉丹誠,重修善果。”停了一下,便又在寺中問曰:“誰肯領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
唐森心中大喜,此時不出馬,更待何時?便連忙上前施禮道:“貧僧不才,願遠赴西方天竺大雷音寺,為陛下求取真經,祈保皇上江山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