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唐森拒絕私塾先生的事情讓唐森的養父母很是有些尷尬,但唐森的養父母並沒有責怪他,唐森從小便早熟,不僅半歲時就會說話,而且還很有主見和主意,還經常說些讓他養父母都覺得很有道理的話。當然,唐森的早熟不僅僅表現在這些地方,還有的表現是他養父母所不知道的,比如他還經常爬到隔壁王寡婦家的院牆上看人家洗澡。
反正不管怎麼說,唐森的養父母也覺得唐森這孩子的確是天賦異稟、見識卓絕,他這麼做自然有他這麼做的道理。所以便也沒有多說什麼,隻是從此以後,便給唐森買了許多筆墨紙硯,以供其使用。
不出唐森所料,“天才神童陳江流年僅五歲便寫出了一首好詩”這件事情很快傳遍了整個村子,但“天才神童陳江流拒絕成為私塾陳老夫子的學生”這事情卻傳遍了周圍的幾個村子,一時成為十裏八鄉的村民們茶餘飯後聊天的話題。
有的讚歎唐森的天賦,有的鄙視唐森的狂妄,有的批評唐森不管如何,也不能目無尊長,還有的純粹就是湊熱鬧、瞎傳播,有了廣大民眾的口口宣傳,唐森一下子便成了十裏八鄉的名人。
不管別人如何讚歎還是詆毀,反正唐森是出名了,看著自己突然多出來的五十點聲望,讓唐森感覺十分的興奮。不過興奮歸興奮,但事後唐森就在想,如此轟動十裏八鄉的事情,居然才給區區五十點聲望,那要想達到一千點聲望,該做什麼呢?
聲望雖難得,但想想自己還有十數年的時間,唐森心中也不由得有了一些底氣。用一句話來說,那就是咱還年輕,年輕就是咱的本錢。
經此一事之後,唐森雖然已經名動幾村了,但影響力仍然有限,而且人們談過幾天之後,這個話題便沒有新鮮勁兒了,所以唐森也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唐森覺得,唐朝文人的圈子也和現代的娛樂圈差不多,要是一段時間沒有新作品問世的話,那就很可能被人遺忘的,更何況唐森這樣的新人。如果他沒有新的詩歌問世,那麼他隻會被人看成是曇花一現、江郎才盡。為了避免自己的熱度下降,唐森很是自然地放出了第二首詩《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此詩不管從文筆還是立意上都屬上乘,所以理所當然地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評價和廣泛傳唱。由於陳家村離江州城並不遠,所以唐森盜版的這首詩也很快傳到了江州城內。
江州城內的人自然不會像村裏人的心理淳樸,所以在聽到唐森的這首詩之後,不同的人所表現出的姿態也是不盡相同的。所有的人聽見此詩便覺眼前一亮,但在聽聞這首詩的作者竟然隻是一個五歲多的孩子時,有的人不屑,有的人讚歎,有的人笑而不語。
不過大千世界,總有一些人的眼光是不錯的,又或許隻是因為他們是行動派,所以行動得次數多了,便總能撞上幾次好運。這不,一個姓李的江州商人特地從江州跑到了陳家村找唐森求詩,這家夥一身綾羅綢緞,手上戴著一枚綠玉扳指,顯得很富貴很有錢的樣子。
唐森本不想給他寫的,但轉念一想,養父養母把自己養大,實在是不容易,自己何不給養父養母賺點錢,讓他們生活得好一點呢?
想到這裏,唐森便笑著道:“本人的詩,一百兩一首,請問李員外要幾首啊?”
“哦?”那李員外驚了一驚,道:“這麼貴?”
唐森淡淡地笑道:“如果你買了我的詩收藏著,假以時日,你一定會覺得很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