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史》記載,運者係天下之萬道者也;運成,無愧當之天下之主也。《異史》何載?漢司馬遷是也,司馬遷何人?古今大漢書道第一人也!可謂以一人之力領銜開創出了大漢書道的盛世。
自高祖戰敗楚霸王,收祖龍脈,重掌玉璽,民生皆為氣運入駐,非帝者不可調動,至此天下太平。
鍛體,斂塵,磬動,離釋,道生,盤日,開元,絕紀,芻厄,虛神,靈寂,天相,周歸。
此十三境界自高祖以來而立,凝聚帝王之相成便可直接調動傳國玉璽之力,天下無二,可見並非是誰得之玉璽誰便可以稱王稱帝,因為沒那個能力得到了也不過與自殺無異。
《異禮》記載,小種族執運者為小族長,掌管百人,為九品,千人形成的文明,為小部落,最高統治者為首領,是八品文明。文明又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階段,以三三為數,三個百人初級小族文明組合就可以晉級為一個九品中級文明,以此類推。
萬人為一國,部落之間相互組成而晉升的國叫酋長國,是最小國,統治尊稱為國王,為七品文明。酋長國組合成酋聯國,六品文明,人數十萬,統治者尊為國主。
百萬之眾為王國,尊君王,文明五品。千萬之眾為帝國,尊君主,文明四品。
人數過億,則稱之為朝,統治一朝的統治者可稱之為”陛下“、”聖上“。最小朝為王朝,尊帝王,文明三品。十億為皇朝,尊皇上,文明二品。數達百億,尊皇帝,千古無二,一界一帝,文明之最,達一品。
古人雲:“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
命則為占星師和星宿師,星即心,心即命,觀星觀命。此修與天爭,尋求逆天改命,為天理所不容,所以大多不得善終,少有人能修行。
修運者,順應天時,為萬勢所向,天人合一,秉承天意,當之為天子,集天下氣運為己用,開國安邦之人,不能二者。運修必須是帝王才可走,且有玉璽為載體,自願收走對方修為,轉而為運加強玉璽,增加自己的修為,帝王晉級,臣民也晉級,帝王越強,臣民越強,反之則亦然,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高祖成帝,收天下運,容於玉璽,可謂天下皆布衣,朝內難有事端,奈何北方匈奴魔族作亂,美事作罷,故朝哀歎一時。
修風水者,即修氣勢,即修勢,分天勢,地勢,人勢,可分先天或後天。天勢為上勢,地勢為中勢,人勢為下勢。自古言上勢為帝囚,囚帝,皇宮即有通天勢之氣;中勢多為古來險惡之地,多鎮壓不詳;下勢,最為廣闊膚淺,可以說有人的地方就可以成就人勢,軍用來排兵列陣,宗用來守山護派...
所謂積德便為靈修,主要為丹藥師,懸壺濟世,濟世救人,多為陽德。也有鍛器師,以器增武,以武立國,多為陰德。
讀書便是文修,成王佐之才,所修琴,棋,書,畫為安國、輔帝之路,即臣子之路。琴道主精神、屬性,為文道之首,呼風喚雨。棋道有點類似風水道,但兩者本質上又不同,其縱橫交錯,自成秩序,強者自改秩序,撒豆成兵。書,即法,道法自然,武立國,法治國。自古言法家皆為銘文師。最為神秘的當屬懂得畫道的畫家或畫師了,哪怕是當朝文官也近乎沒有幾個懂此道的,傳言畫道最為邪乎,畫鬼招魂,畫龍點睛。
此五修為上修,行走天下世人皆不敢惹。
其餘人皆為武修,主修力、氣兩道。
劉垣的腦海回憶《世修》的種種,仿佛過了半個世紀,心神稍定,終於緩緩蘇醒過來。
“拿著它,逃出去!”
腦海那個撕心裂肺的聲音又勾起了劉垣一些痛苦的回憶。
這樣的聲音在劉垣腦海裏不知出現一次,以前發生了什麼,劉垣也不知道。
或許就像師傅所說的,那隻是一個不尋常的夢罷了。
劉辯自出生起就一體雙魂,而劉垣和劉辯共用一具身體也已經有七八年了,除了愛情,當然小孩子也不知道愛情,就現在而言,他們的親情和友情早已淩駕於愛情之上了。
伴生魂,這是劉垣目前對自己最深的認知。劉垣以前也問過自己的師傅有沒有遇到過過伴生魂的存在,當然,自己師傅的回答也是非常肯定的。
用完晚膳,離開何氏的寢宮,劉辯遣散下人獨自回到自己的房間入睡後。武道達到斂塵氣即斂氣散塵,一月隻需沾一次靈穀即可。皇宮中每月設一次靈宴,一年設三十六次,星占學把太陰太陽大周轉為三十六數,即三十六天罡星,三十六星轉即為一年,每大周轉為一星,即一個月或三十天,每小周轉即為一日。每三三之數為一季,一季九星,三個月。故《星錄》載:十二辰為一日,三十日為一月,九月為一季,四季為一年。
”垣,陪我說說話吧,我是不是很笨啊!“劉辯嘴唇似在自語道。”我今晚不想聽你講什麼故事,隻想知道你為什麼不幫我?”
鍛體一重?
這與典籍記載的凡夫俗子有啥區別?
貌似史冊上記載的出生最弱的皇子也有斂塵初期吧?反正從來沒有過鍛體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