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蛐蛐和蛇(1 / 2)

食欲振得很的晚餐過後,周中雲該到村口的補過觀中聽觀中的唯一道長授課了!

那也算是位曆史悠久的道長了,他來蝴蝶村的歲月差不多有十六七年了吧!原先這村子山清水秀,自從他在此村口的荒廢小觀中住了下來,村子就變得人傑地靈了。因為雖然他字寫得歪歪斜斜的,太不成樣子,但好歹是個會寫字的呀;雖然醫病也有些時靈時不靈的,但這樣大家有病至少也可以先救救急嘍;雖然他法事做得也有些不清不楚的,但……但他要的東西少嘛。

話說這位道長唯一一個靠譜的,那就是有一把好力氣,誰家若是要蓋房,誰家若是種地農忙,叫上他,基本上可以一個人當好幾個使喚。且這些年來,無論是他寫的字,他的醫術,還是他做的法……反正都有極大的進步。平時他也自己種種菜,養養花,確實是個清修之人!

遙想六七年前,周中雲與同村的一個大男孩發生口角。小屁孩懂得什麼,隻知道不能吃了眼下的虧就是。他明知正麵硬拚是怎麼也打不過的,故而利用有利地形,出手不知輕重的將人家腿骨打折了,後來……幸好那道長醫治其他的病不怎麼樣,但接骨確實可算拿手一絕,居然能將那大男孩治好得如先前一般活蹦亂跳。

之後,那道長對周中雲倒也真上心,他見周中雲小小年紀便已如此詭詐狠辣,非禮儀不可教化之。故不收這為收拾爛攤子而替人接骨的巨款,卻隻要周中雲答應:若無意外,須得每天傍晚皆來道觀聽他授課。

周中雲的答應,雖是事出無奈,但承諾了,卻也當真是風雨無阻。可那道長腹中墨水本就極為有限,先教了周中雲基礎識字的《百家姓》,見他識字極快,便直接將肚裏滾來滾去就幾篇的《論語》道理教了他。但歲月悠悠無窮,這位道長先生的胸中文章卻有限得緊,後來不得不白天先生自學,晚上再來教周中雲。又過了段時間,先生很快就發現自己教的速度完全趕不上周中雲學的速度呀!幹脆,他也就啥都不說了,拿來書本就直接要求周中雲朗讀並背誦全文,事後他隻要查看周中雲是否背誦下來就是。

這開掛的周中雲也真是,多數文章讀過二三遍後就能背誦。弄到後來,那道長在書費上形成了主要開支,那一座小小的補過觀反倒有一間不小的書屋。而周中雲也將《老子》、《莊子》、《列子》、《皇極經世》、《文子》、《田子》、《老萊子》等一些道家書籍;《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黃帝內經素問》、《傷寒雜病論》等一些醫家典籍;《易》《詩》《書》《禮》《春秋》等一些儒家典籍以及一些亂七八糟的雜書也都囫圇吞棗地背了,可惜他隻會背卻不大通曉它們的內容!

這一日,周中雲走在去道觀的路上。天空中皓月當空,繁星幾點。柔和的月光給道路披上了一層輕紗,使得路途變得分外飄渺虛幻。路旁的螢火蟲翩翩起舞,或是天空中逃下玩樂的繁星。四周的蟲蛙,也為這一份幽美的夜色所傾倒,稱讚的鳴叫此起披伏。更有清風徐徐,給悶熱的夏日帶來絲絲清爽,真個是在夢幻的仙山中遨遊!

正當周中雲昂首漫步時,一隻小蛐蛐吸引了周中雲的注意。因為那蛐蛐躍到了路中間,而它後邊,一隻青蛙緊隨其後。周中雲雖是借著月色,看不太清那蛐蛐的模樣,但聽它的叫聲,便知是一隻好鬥的上品。

那青蛙或許是見周中雲站在路中,故而不敢躍上岸來。不想那小蛐蛐卻回過頭去,挑釁的叫了兩聲。那青蛙終究沉不住氣,一躍而上,它彈出舌頭,眼看就要將小蛐蛐吞人腹中。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那小蛐蛐竟然向前爬開了兩寸,就這兩寸之差,但那青蛙的這一下卻隻能是空口無蟲了。那小家夥抓緊機會,繃緊大腿,縱身一躍,跳離了青蛙身旁。

那青蛙又要去追,周中雲不忍這般優秀的蛐蛐被青蛙當作了美食,便上前去,將青蛙驅趕開了。但他自己卻緊隨小蛐蛐之後,想要空手套……捉蛐蛐。

那蛐蛐見青蛙被趕了開去,卻又要去戲耍那青蛙。忽見周中雲從後邊追來,當下再也沒了心情,便往路邊的草叢中跳去。

周中雲緊追不舍,好在月色明亮,而周中雲眼神也大好,就這麼一個在前頭跳,一個在後頭追。他們圍著路邊的一塊大石頭繞了好幾圈,但周中雲始終不能將那小蛐蛐抓在手裏,而那小蛐蛐卻也始終不離開那塊石頭附近。

又過了一會兒,周中雲已是累得滿頭大汗,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轉過身去,自語道:“不抓了,不抓了,想不到這麼個小東西這麼難抓。”邁開步子便要走。眼看他向前抬起腿,卻忽而又一個轉身,瞅準那小蛐蛐的落腳點,一個手鍋蓋了過去,正好將那蛐蛐蓋在手掌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