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滋望著許叔微,誠懇地說:“叔微,很抱歉,一直沒有把治療頭風的方子告訴你。快要離別了,以後恐怕再也不會有機會見麵了,這個方子,送給你作為紀念吧!”
許叔微突然感到心中一震,此方價值千金啊!
將珍藏多年的秘方送給許叔微,說明田滋已經把許叔微當成是真正的朋友了。
收到秘方,許叔微感動不已,但他並非隻考慮到自己。
他突然問了一個令在場的人都不知所措的問題:“田兄,這是你的秘方,現在交給我了,以我們兩個人之力,能夠使天下幾個人受益?相信不會有幾個。我想日後將此方公布給天下人,你,不會恨我吧?”
所有的人都呆住了,沒人想到許叔微會有如此一問。
田滋望著許叔微,微笑著說:“叔微,方子交給了你,就是你的了,任君處置,我豈能有異議。”
說罷,田滋登舟遠去。
許叔微感激地望著朋友的孤帆遠去,心中暖暖的。因為他知道,在自己的感染下,田滋的心,已經到達了更高的境界。
後來,許叔微把這個方子寫進了自己的《普濟本事方》的頭痛頭暈方中,這個方子叫“硫黃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得到秘方後,許叔微開始思考如何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其實擁有秘方,將配方保密不告訴別人,這種行為也無可厚非。因為大家都要生活,靠這個秘方,擁有這個知識產權,賺點錢,養家糊口也不算過分(現在各大藥廠也都在靠這種知識產權生存)。
可是,如果這個方子真的很有效果,那麼隻讓方圓幾十裏的人受益就太可惜了。
許叔微一直在思考如何用誠心來感化那些秘方的擁有者,提高他們的思想境界,讓他們將秘方公布出來,讓天下人都能受益。
要感化一個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哪怕是自己的親人,要想將其感化,可能要用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但是,隻要你心中的信念在,最終,你一定會以一顆無私之心,感化對方。
比如,徽州有個醫生叫張橫,他曾經在推勘院工作。張橫與一位姓王的醫生天天一起值班,兩個人在一起工作,時間長了,就成了好朋友。有一次,這位王醫生告訴張橫,說我有一個秘方,叫通經圓,治療婦女月經不通、腹痛、腹中結塊效果非常好。最後,他還把這個方子口授給了張橫(口傳此方)。
後來張橫在臨床中使用這個方子,果然效果非凡,於是張橫就把它作為秘方使用,至於配方,誰都不告訴(甚秘之)。
後來許叔微在徽州工作的時候,與張橫醫生成為了好朋友。知道他有個不外傳的秘方後,許叔微就逐漸感化他(我分析,像許叔微這樣的人想感化誰都會成功的,因為這位境界太高了,他做的那些無私的事情擱誰都會心軟的),最後,張橫老弟終於受不了了,就把這個方子交給了許叔微。
許叔微拿來方子後,一看,組方很合理,在臨床中使用了一下,效果非常好(以治婦人疾不可勝數),於是就秉持著一顆為天下人的心,把這個方子給公布了,記載在他寫的《普濟本事方》的婦人諸疾中,現在大家可以在該書中看到這個方子。
在《普濟本事方》這本書中,許叔微整理了自己一生中療效比較好的三百七十多個方子,其中有許多便是這種得自別人傳授的秘方,其中的故事,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其實,天下所謂的秘方,不過是一些獨特的治療思路,或是一些獨特的藥物組合罷了。有好多秘方,一經點破,大家就會恍然大悟。可是在守方人的保護下,這種獨特的治療思路就有可能被隱瞞下去,從而無法成為拯救世人的利器。
我想,一定曾經有人這樣勸過許叔微:這些秘方得之不易,留給自己該多好啊,為什麼要公布呢?
其實,我們隻要看看許叔微一生中所做過的事情,就不會有這樣的疑問。但是,許叔微在《普濟本事方》的序中還是給予了回答,他說:“予既以救物為心,予而不求其報,則是方也,烏得不與眾共之?”
一代大醫風範,躍然紙上。
仲景先師的背影
慢慢地,許叔微步入了老年。
在最後的日子裏,他仍然奮筆疾書,寫下了許多著作,除了前麵提到的四部書,還有《仲景三十六脈法》《治法八十一篇》《翼傷寒論》《辨類》等。
但是,許叔微的精力明顯開始衰竭了。
嚴冬來了,太湖邊上,落下了一層薄薄的雪。
路上的行人很少,大家都躲進了溫暖的屋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