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張錫純,中西醫結合的奠基人(1)(1 / 3)

一段山藥,擺放在瓷盤中。

皮已經削去,山藥散發著玉一般的光暈。

我笑了笑,問朋友:可知山藥能做什麼?

朋友回答:可以吃。

我搖了搖頭:非但可以吃,還可以救命!

朋友抬起頭,疑惑地望著我。

民國年間。

北京,通縣。

高崇勳的家裏。

高崇勳的妻子已經臥病在床半年了。

這一日,她的病情突然加重,似喘非喘,氣短不足以息。

她感覺自己恐怕將要不久於人世了,於是開始向家人囑托後事。

她叮囑高崇勳:“我走後,你一定要照顧好女兒們,這是我最放心不下的……”

高崇勳潸然淚下,女兒們更是抱著母親痛哭不止。

但是,在這個悲傷的時刻,二女兒德清卻含著眼淚,讀著一本書。

半晌,德清突然對高崇勳說:“爹爹,您來看看,這書裏說山藥可以救命,如此神奇。”

高崇勳睜大了眼睛。然後,他的目光落到了剛買回來的四兩山藥上。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匪夷所思。

他們把這四兩山藥按照書中所說,煎湯給患者服下,過了十來分鍾,患者的氣息居然接續上了,症狀大為減輕。

人們麵麵相覷。然後,他們每天堅持用四兩山藥熬湯給患者服用。

結果,四個月後,患者痊愈,而且身體較病前更好。

高崇勳驚了,這是什麼書啊?如此實用!他合上書,書名赫然是《醫學衷中參西錄》。此書的作者,正是當時的一位名醫。

高崇勳激動不已,如此高手,我一定要拜他為師!

後來,高崇勳不遠千裏尋師,終於得償所願,拜在此人門下。

朋友聽完,歎了口氣:“山藥原來真可以救命,但是,我有個疑問。”

我抬起頭:“請講。”

朋友好奇地問:“這位杏林高人到底是誰呢?”

我回答:“張錫純!”

張錫純,民國期間的中醫大師,大家如果想研究那個時期的中醫,一定無法繞過他。張錫純的影響,就像是您眼前巍然屹立的一座大山,讓人沒辦法忽視。

就是前幾天,我在中國中醫研究院聆聽醫史文獻權威專家餘瀛鼇老先生的講話,餘先生說:20世紀上半葉,中醫界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影響能和張錫純相比,從那以後,中醫再也沒出現過有類似影響的人物。

這句話的分量很重啊。

朋友點點頭:“果然是高人,我很好奇,他的一生到底如何呢?”

我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笑了。別著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一)

引子

在最近這些年的電影中,李連傑主演的《黃飛鴻》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腦海中都會不斷地浮現出這麼一幅圖像:在密布的陰雲下,黃飛鴻倒背雙手,昂首挺立潮頭,眉頭緊鎖,他麵對的,是重重的危機。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圖像呢?因為當時列強環伺,內憂外患,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我們的民族該怎麼辦?這是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都在想的問題。

黃飛鴻從他的角度出發,力圖通過練武,來增強國人的體質。

寫到這裏的時候,我的腦海中甚至響起了悲壯的電影主題音樂。

其實,當時麵臨這種局麵的又何止黃飛鴻一個人呢?

我們中醫界也麵臨著同樣的問題,西醫進來了,中醫被認為是不科學的,麵臨被取締的危險。那麼,中醫到底能不能治病呢?我們該如何麵對西醫呢?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中醫界裏一位黃飛鴻似的人物——張錫純。

對中醫界來說,張錫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師。

曾經有人對現在的中醫名家做過一項調查,讓他們列出十個對他們影響最大的人物和書籍,結果70%的中醫名家,在第一的位置填寫上了張錫純這個名字,或者是他的書《醫學衷中參西錄》。

可見,張錫純在中醫史上有多重要。

那麼,張錫純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他帶給了我們什麼啟示呢?

讓我們從頭說起吧。

沒趕上好日子

張錫純的老家在山東。山東曆代都出高人,清朝的黃元禦大家都很熟悉,也是山東的。後來張家遷移到了河北的鹽山,所以後來都叫他鹽山張錫純。

張錫純的祖父張彤元懂醫,估計對張錫純後來從醫有一定的影響。

張錫純的父親張丹亭,會些醫術,不過平時更喜歡詩詞書畫,他的理想是讓張錫純好好學習,將來在詩書上有所成就,這事兒後來在張錫純寫的一段話裏能夠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