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碎雨神劍(1 / 2)

這神武門中日月過得也長,正所謂人縫愁時,度日如年,除了忍受門中其它弟子的冷眼嘲諷,燕試寒在院中一棵梧桐樹下自學書中招式,練劍也常在樹下,這和他以往少年時在大伯家練劍的環境類似,在這裏練習,燕試寒會有種熟悉的感覺,也是心中有所執念,燕試寒將日複一日的孤寂,憤怒,以及以往的傲氣全發泄在了練劍上,練起來便是枉我,即是無情。

他與其他弟子不同,他半道加入,在神武門中躲避江湖廝殺,早已自學了一套劍法,與神武門的拳法,劍法都各自自成一體,根本無法從頭學起,所以雖然和其他弟子住在一起,但並不一起練習,不過幸好書生的奪命劍譜殘頁還在身邊,已經足以他練習需要。神武門的弟子本就對這個外來客不甚待見,燕試寒素來高傲,也不與他們接近,生疏隨著時間逐漸變成了反感與厭惡,神武門裏廣為流傳,說燕試寒是個犯了命案的殺人狂魔,為了逃避危險這才躲在神武門,這必然給神武門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見燕試寒練起劍來越努力,門中弟子也就越是憎惡和鄙視。有時候燕試寒會發現自己的床鋪上有一條蛇,有時候醒來靴子也不見了,燕試寒隻有光著腳去找鞋。

燕試寒心中,那個曾是一腔豪情的自己早已逝去,好友的死亡讓他自責不已,他所能做的隻是忍辱負重,以此作為對自己的懲罰,僅僅以每日些許的精進,來使恐懼的心得到點點寬慰。有時候會收到大伯的來信,信中說家裏發生了什麼事,有些什麼改變,這應該是伯母執筆寫的,大伯是名武師,根本寫不了幾個好字。隻有在讀信時,那蒼白清冷的臉上才會出現些許早已遺忘的笑容,或許,在燕試寒被窗外呼嘯的夜風驚醒時,擁輾獨坐,他還會懷疑自己身在何方,會想起自己早年的事跡,那個如夢如幻的江湖今何在呢?

那梧桐從初春的枝吐新綠又到了秋葉泛黃,春去秋來,又是一年過去了,就在中秋的前一天,燕試寒去了坐忘峰,諸葛雲應約前來。

峰頂秋風正盛,遍地草枯,四周群山環繞,流雲飛逝,正是處見麵的好地方。諸葛雲這一年無多大變化,兩人見麵互相寒暄,諸葛雲吩咐說:“教主囑咐你再忍耐一陣子,等風頭過去了再出來”。還說燕試寒平穩了很多,沒以前的輕狂了。兩人按約定比劍,用的均是對方的劍術,燕試寒奪命劍招招毒辣,諸葛雲卷葉劍手手瀟灑,四十招完時,燕試寒略勝一籌。劍畢,兩人互相指點了劍法的不足之處。

燕試寒問及狂生,王猛及酒浸扇的狀況時,諸葛雲道:

“教中日益興盛,教眾也越來越多,教主也是忙得不亦樂乎,諸位均健康,王猛和路一平兩兄弟在教中都是領頭的職位”。

“你呢,這一年過得如何?”燕試寒問。

“還可以”諸葛雲似乎欲言又止。燕試寒不禁覺得奇怪,也不好問下去。臨走前,雙方約定來年仍來此地比試。

黃昏薄暮,燕試寒帶劍回到了神武門,正欲從大殿繞過,忽然被走來的掌門叫住,掌門長發飄逸,雜有幾根銀絲,卻顯得脫塵,一股正氣浩然其中,境界不凡,隻聽他和眉善目朗聲道:

“為何出去一下午,還帶著劍?”

燕試寒先行禮,然後說:“和一個朋友比劍去的”。

“這麼說那個人是你朋友?”掌門好奇的問,臉上浮現出疑惑的表情。

“原來掌門已經知道了,我與他約定,每年中秋前一天去坐忘峰比劍”。掌門的臉色不對勁,卻一閃而過,

“誰勝了?”

“我略勝一籌”。

“哦?”掌門似乎吃驚不小,沉默了片刻後對燕試寒說:

“哪天有機會,我親自指點你劍法”。燕試寒聽了驚喜不已,

“多謝掌門”,掌門又拍了拍燕試寒肩膀,溫和的說:

“既然你朋友好不容易來一趟,為何不把他請進門內,也好讓老夫盡盡地主之誼啊!”燕試寒覺得有些不便,便說:

“那位朋友是弟子在路上結識的,萍水相逢,不知道他願不願意”。掌門見他麵有難色,失望之下笑道:

“沒事,以後你問他就是了”。燕試寒謝過之後,掌門又吩咐道:

“門中弟子多有頑劣之人,你不用在乎他們,專心練劍便是了,好了,你去吧!”燕試寒於是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