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進行黃瓜穴盤育苗?
黃瓜性喜溫暖濕潤環境,不耐寒,遇霜凍即枯死。生長適溫白晝為23~28℃,夜晚12~18℃,氣溫低於10℃時發生生理障礙,生長停止。黃瓜根係淺,須根多,根係木栓化早,吸肥力差,葉大,葉肉薄,蒸騰旺盛,在瓜類中抗旱性最弱,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但怕土壤低溫和積水,受澇容易漚根。對肥水要求嚴格,特別是氮肥或鉀肥不足時易引起落花和果實帶苦味,肥料濃度太大時易燒根腐根。黃瓜是瓜類作物中最耐弱光的一種,最適宜的光照為2萬~5萬勒克斯,光補償點是1500勒克斯。
黃瓜是瓜類中最容易徒長的種類,穴盤育苗難度最大,尤其是在江南多雨季節。因此,黃瓜苗高度控製成為黃瓜穴盤育苗的關鍵,貫穿於整個育苗的全部過程。
(1)穴盤選擇 一般選擇50孔穴盤和72孔穴盤。如果是重複使用的穴盤,在使用前應進行消毒處理,采用2%的漂白粉充分浸泡30分鍾,用清水漂洗幹淨備用。
(2)基質配製 按照草炭、蛭石、珍珠岩的比例3∶1∶1進行配製,簡易育苗也可加入30%左右的蘑菇栽培廢料,粉碎的玉米芯、鋸木屑等代替草炭。每立方米加入5克綠亨2號或100克多菌靈消毒,以防治苗期病害,同時混入1千克氮磷鉀20-10-20育苗專用肥或1.5千克的15-15-15多元複合肥,調節基質的EC值為0.75~1毫西門子/厘米,pH為5.8~6。配製好的基質裝入穴盤中備用。
(3)播種催芽 如果采用荷蘭或日本進口的高質量種子(發芽率可達98%以上)或包衣種子,可以不進行種子消毒,直接播種。一般國產種子最好采用溫湯浸種,催芽後播種,方法是將種子放入55℃熱水中,不斷攪拌,直至水分冷卻至室溫(25℃左右),然後反複搓洗種子,放入容器內,用稍擰幹水分的濕毛巾蓋好,28℃催芽。種子露白時及時播種,播種深度1.3厘米左右,穴盤中每孔播種1粒種子,播後用蛭石覆蓋,置於28℃環境中催芽,子葉開始拱土時,及時從催芽室中推出見光綠化。見光時間的早晚直接影響種苗的質量,見光晚,下胚軸極易徒長。
(4)籽苗期管理 子葉拱土到真葉吐心這一階段為籽苗期,這一時期也是黃瓜種苗最容易發生徒長的時期。管理的要點是適當控製水分,澆水的原則是早澆晚不澆,澆水量掌握在晚幹早濕,以防止夜間徒長。這一階段應保證幼苗能夠充分見光,在光照強度8萬勒克斯以內應盡量使其得到最大的光照度。如遇連陰雨天氣,光照不足時,則應盡量減少澆水次數,以控製其生長。要降低夜間溫度,盡量使夜溫維持在12℃左右,陰天時也應適當采用低夜溫管理。這一時期因幼苗生長量較小,依靠基質提供的養分可以滿足需要,因此不必施肥。
(5)成苗期管理 從真葉吐心到成苗為成苗期。黃瓜與其他瓜類作物在苗期的生長特點不同,黃瓜的真葉開始生長後,其下胚軸還會繼續伸長,如果環境控製不好,仍然會出現徒長。因此,在溫度管理上,晴好天氣,白天控製在25~28℃,夜間隻要不低於12℃,盡量加大晝夜溫差。基質水分管理以見幹見濕為原則,澆水宜在清晨進行。冬天澆水時要注意水溫,不宜直接使用冷水澆苗。這一時期的施肥可以輪流施用氮磷鉀15-0-15和20-10-20育苗專用肥料,每次施肥濃度為0.1%~0.15%,每7天左右施用1次。苗期應注意預防猝倒病和立枯病。在黃瓜真葉剛剛開始展開時,應盡快進行分苗和拚盤,將空的穴盤格子補齊,同時檢查每穴中的苗數,多於1株的應進行分苗。
行家指點
必須注意的是,粉鏽寧等三唑類殺菌劑對瓜類的生長會產生藥害,抑製其生長點的生長,在苗期應禁止使用。
(6)出圃前管理 從成苗到定植這一階段,應適當降低溫度,控製澆水,保持基質在半幹燥狀態,停止施肥,以利於定植成活和緩苗。出圃前使用廣譜性殺菌劑1次,預防定植期的病害。
(7)病蟲害防治 黃瓜苗期蟲害主要有蚜蟲、薊馬、潛葉蠅、菜青蟲等,可選用1%海正滅蟲靈3000倍液、90%萬靈1500~2500倍、50%潛克5000倍進行防治。
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黴病等,可選擇72.2%普力克6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0%代森錳鋅8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25%甲霜靈1500倍液,80%綠亨2號800倍液,30%富特靈3000~5000倍液,10%世高2500~3000倍液,72%農用鏈黴素4000~5000倍液進行預防和防治。殺蟲劑、殺菌劑要交替輪換使用,每7~10天噴霧1次,防治效果很好。
2.如何進行西瓜穴盤育苗?
西瓜喜高溫幹燥氣候,耐旱不耐寒,遇霜即死。種子適宜的萌發溫度為25~30℃,生長適宜溫度為18~32℃。苗期以白天25~30℃,夜間16~18℃為宜,晝夜溫差大,有利於培養壯苗。西瓜喜充足的光照,苗期至少需要3萬勒克斯以上才能生長出健壯的種苗。疏鬆、透氣性好、pH為5~7的基質有利於生長。
(1)穴盤選擇 一般選擇72孔穴盤。如重複使用穴盤,則在使用前應進行消毒處理,采用2%的漂白粉充分浸泡30分鍾,用清水漂洗幹淨後備用。
(2)基質配製 基質按照草炭、蛭石、珍珠岩的比例為3∶1∶1進行配製,簡易育苗也可加入30%左右的蘑菇栽培廢料,粉碎的玉米芯、鋸木屑等代替草炭。每立方米加入5克綠亨2號或100克多菌靈消毒,以防治苗期病害,同時混入0.8千克氮磷鉀20-10-20育苗專用肥或1.2千克氮磷鉀15-15-15多元複合肥,調節基質的EC值為0.75~1毫西門子/厘米,pH為5.8~6,配製好的基質裝入穴盤中備用。在混配基質時要特別注意,多菌靈對西瓜種子的發芽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在西瓜育苗基質的消毒中應避免使用。
(3)播種催芽 西瓜播種前需要進行種子處理,一般采用溫湯浸種,方法是將種子放入55℃熱水中,不斷攪拌,直至水溫冷卻至室溫(25℃左右),然後反複搓洗種子,洗掉種皮上的粘液,再用2%的漂白粉浸種20分鍾後用清水漂洗幹淨,室溫下浸種6小時,然後將種子放入容器內,用稍擰幹水分的濕毛巾蓋好,28℃催芽。種子露白時及時播種,播種深度1.3厘米左右,穴盤中每孔播種1粒種子,播後用蛭石覆蓋,置於28℃環境中催芽,有條件允許時可在催芽室中進行催芽。待子葉開始拱土時,及時從催芽室中推出見光綠化,見光時間的早晚直接影響種苗的質量,見光晚,下胚軸極易徒長。
(4)籽苗期管理 子葉拱土到真葉吐心這一階段為籽苗期,這一時期也是西瓜種苗最容易發生徒長的時期。當種子開始拱土時,必須立即從催芽室內移出,並降低溫度,保持夜間14~16℃。晴好的白天室溫控製在25~28℃,有利於培育壯苗。要適當控製水分,澆水的原則是早澆晚不澆,澆水量掌握在晚幹早濕,以防夜間徒長。這一階段應保證幼苗能夠充分見光,在光照強度8萬勒克斯以內應盡量使其得到最大的光照度。當遇連陰雨天氣,光照不足時,應盡量減少澆水次數,以控製其生長。要降低夜間溫度,盡量使夜溫維持在12℃左右,陰天時也應適當采用低夜溫管理。這一時期因幼苗生長量較小,依靠基質提供的養分可以滿足需要,因此不必施肥。但須注意防止猝倒病。
(5)成苗期管理 真葉吐心時開始施肥,每7天左右輪流施用氮磷鉀15-0-15和20-10-20育苗專用肥料,每次施肥濃度為0.1%~0.15%,每7天左右施用1次。注意控製澆水量,宜幹濕交替,忌長期使基質水分過多,溫度和光照管理同上一階段。在真葉剛剛開始展開時,應盡快進行分苗和拚盤,將空的穴盤格子補齊,同時檢查每穴中的苗數,多於1株的應進行分苗。
(6)種苗質量標準和出圃前管理 西瓜直播苗夏季苗齡在18~20天,冬季在25~30天,出圃時種苗大小為3葉1心,植株高度8~10厘米,葉麵舒展,葉色濃綠,團根好,可以直接從穴盤中取出而不散坨。根係健康,植株不帶病蟲,新生葉比老葉大為佳。出圃定植前應停止施肥,同時控製溫度和水分,以便種苗能更好地適應大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