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來下的三個月,蘇爾村迎來了高速發展期。瞿利帶著人在森林裏到處挖陷阱抓岩甲豬。喂食催眠草藥後拖回蘇爾村進行馴養。三個月後蘇爾村的岩甲豬騎士團達到了30人的編製。瞿利任命在馴化中表現優異的地精祖魯(也是最早三名岩甲豬騎士)為岩甲豬騎士團團長,並在村裏舉行了任命儀式,用塔爾瑪的拐杖像模像樣地點在祖魯的左肩,訓誡他要為保衛蘇爾村流盡最後一滴血。
完成初步的武裝後,瞿利帶地精們在河邊建設了一個簡易的捕魚場,依照記憶中叔叔平時用的黃鱔桶的樣子,讓女地精們用藤條編製成了一個個長條形的藤桶,係於河道中的木樁中間。可能是因為這島上從來沒有人捕過魚,河裏的魚兒每天都像磕了藥般一個勁地往藤桶裏鑽。安排5名岩甲豬騎士每天早中晚三次到河邊撈取桶中的魚,自此蘇爾村的餐桌上多了各種魚料理。
種植先放一邊,捕到了魚,瞿利把腦筋放到了養殖上。島上存在著一種名叫角兔的食草動物,大小和家狗一般,頭頂上長著突起的尖角,智商較低,遇到危險會用角不顧一切的撞向敵人。這種動物的繁殖能力強,戰鬥力弱,是島上肉食鏈的底層。一次瞿利和幾名岩甲豬騎士在森林裏偶遇了一群角兔,智障的角兔二話不說便撞向了岩甲豬,一下就暈。發現了角兔這個憤青特性,瞿利讓祖魯帶著岩甲豬騎士團到森林裏角兔的聚集地到處晃蕩,沒幾天就帶回了80多隻暈厥的角兔。
瞿利命人在村中挖了幾個大坑,將角兔們的折斷角後放養在坑中,每天讓女地精割草喂養,養殖角兔提供肉食。折斷下的角兔角經過加工,可以製作成投槍的槍尖。地精們的遠程武器是木製弓,受製於地精的臂展,根本沒什麼殺傷力。經過加工後的投槍,投出後還能回收,完美地替代了弓箭。收集到足夠數量的角後,瞿利給每個岩甲騎士都裝備了投槍。
蘇爾村在瞿利的大力發展下,擴大了村莊的範圍。有了捕魚場和角兔養殖提供的肉源,總算可以騰出手,讓地精們進行基礎建設。瞿利給擴建後的蘇爾村劃分了生活區域,生產區域和訓練區域。修建了3米高的圍牆,還搭建了1座瞭望塔。村莊的安全防護能力提升了一個檔次。
相對於蘇爾村的欣欣向榮,猩猩穀裏卻一片蕭瑟。這個冬天,金剛猩猩過的一點都不如意。因為糧食被盜,除了猩猩王泰山,其他80頭金剛猩猩都瘦了一圈。這虧得金剛猩猩是雜食性的,泰山帶著族人在北部地區四處掃蕩,才勉強撐到了現在。進入冬季後動物們都遷徙到了相對溫暖的南部島嶼地區,往日金剛猩猩們仗著霸占著麵包果樹林,從來不去南方。看著日漸稀少的獵物和日漸消瘦的族人,泰山做出了人生中第二恥辱的決定,舉族遷往南部地區。
此刻在蘇爾村打著噴嚏的瞿利還不知,蘇爾村最大的危機已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