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3頭覓食的岩甲豬衝進了村子。這岩甲豬體長2米左右,皮糙肉厚,背上還裹著一層岩石護甲,小狐狸的火球打在身上隻能崩掉點岩石護甲,沒什麼殺傷性。岩甲豬橫衝直撞,把村子裏好幾間屋子都撞塌了。好在瞿利有先見之明,事先在村裏挖了幾個陷阱,親自引誘三頭岩甲豬掉入了陷阱。
望著陷阱裏三隻強壯的岩甲豬,瞿利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了野豬騎士的畫麵。要是能馴服這種野豬,應該會是強大的助力。地精們也需要鍛煉,單靠自己和小狐狸是無法應對野獸的襲擊的。
怎麼馴化岩甲豬呢?瞿利想到了高中時生物老師講的巴普洛夫原理,死豬當活豬醫吧。
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先餓了岩甲豬幾天,等到岩甲豬餓極了,吩咐幾個相對勇敢的地精給他們喂食。每次喂食都要先吹下口哨,再用木棒敲打野豬的頭,野豬如果不低頭跪下就不給食物吃。如此反複,經過了一段時間,岩甲豬已對地精們沒有了敵意,並產生了一定的依賴性,一聽見口哨就低著著頭跪在地上等地精喂吃的。看時機成熟,瞿利又餓了岩甲豬幾天,喂了點具有麻醉作用的草藥,等三頭野豬睡著後,讓地精們把三頭岩甲豬拖出了陷阱。
安排妥當後,瞿利帶著地精們躲在遠處觀望。三頭岩甲豬醒來後並沒有逃走,饑餓驅使著它們找吃的。瞿利讓喂它們的地精試著吹了下口哨,岩甲豬聽見口哨,循著聲音跑了過來。瞿利看這情形,多半是成功了。
瞿利讓負責喂食的地精試著去喂它們,幾隻地精抱著必死的決心拿著食物走了過去。果然,三頭岩甲豬看見地精,齊刷刷低下頭跪了下來,等著地精喂食物,看來服從意識已經植入了岩甲豬的腦中了。
果然吃人還是嘴短呀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瞿利讓飼養岩甲豬的地精利用食物訓練它們聽從口哨的指揮。學會了基本的移動和衝鋒口號後,瞿利著手製作豬鞍。
沒有冶金設施,地精們隻會一些簡單的製皮工藝,瞿利吩咐地精依照自己的記憶中的馬鞍樣子,在岩甲豬背上加上木頭和皮革製作的豬鞍後,讓負責飼養的地精騎了上去。岩甲豬果然不辜負瞿利的期望,耐力強,防禦高,衝鋒的速度差不多有60公裏每小時。一般的野獸被一個衝鋒就撞飛了。
有了這三個岩甲豬騎士,可把老地精給樂壞了。可惜村子裏的食物供給隻能勉強維持這三頭岩甲豬的消耗,這還是在岩甲豬什麼都吃的情況下。增加糧食儲備變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