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番外(7)(2 / 3)

“可是哪裏有呢?”這問題郭林海真想問問上帝,或者佛祖。

看他又開始發神經了,大家不再理他。剛才課堂上那個風采奕奕的歌手,很快就恢複了本來的頹廢麵目,當然讓那些臨時的“粉絲”們失望。

有時候,舞台謝幕後,就會留下落寞,而郭林海正在享受的,除了落寞,還有無奈、痛苦、糾結。

自從在課堂唱歌以後,郭林海就渴望有一個真正的舞台。他是需要舞台的,他的激情與感動,快樂與幸福都會在舞台上得到徹底的釋放。而沒有舞台的郭林海,形容枯槁,在大學校園裏走過,留下的隻是一個木頭人的形象,以及一串串的鬱悶情結。

舞台還是有的。郭林海所在的大班要舉行一場中秋晚會,讓有文藝特長的人報名出節目。郭林海有一種不尋常的想法:這樣的小晚會沒什麼意思,我需要一個大舞台,炫目的燈光、熱情的觀眾。

這樣想的時候,郭林海有一種大明星的氣派,至少在心裏偶爾會出現這種奇妙感覺。然後,他照著鏡子看著那個瘦削的、有著迷離眼神的人,自言自語:明星?我像明星嗎?然後沮喪地告訴自己:你別做春秋大夢了,你要是成明星了,這全世界都是明星了。

“原來,我也就適合這麼小的舞台。”恢複理智的時候,郭林海不得不對殘酷的現實低頭。但是,他的確不願意在這種晚會上表演節目,盡管他對唱歌有著很深的渴望。他絕不是怕掉價,郭林海還沒有癲狂到不知天高地厚。

“郭林海,我看你唱歌挺好的,咱倆合唱一首歌你覺得怎麼樣?”張濤提出了他的建議。在郭林海看來,張濤的意思就是:我覺得你唱得還行,所以想跟你一起唱一首歌,一般人我可看不上。本來,郭林海就想馬上拒絕,但是看張濤很誠懇,而且去玩玩也無妨,於是就問:“唱什麼歌?”

“咱再研究,隻要你唱就行。”這句話郭林海的理解是:隻要你給麵子唱就好,於是他樂得屁顛屁顛了。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仔細考慮,他們決定唱一首動力火車的《當》。

在他們練習的時候,張遠很難得地發表了一回意見:“你們倆唱得還真像。”張遠平時是很少發表意見的,他有著“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高深境界,是先進分子中的佼佼者。

張濤半開玩笑地說:“謝謝誇獎,能得到你的誇獎我們真是三生有幸。唱得不咋地,你就當聽狼嚎吧。”張遠不再說什麼,拿著書包奔自習室去了。這是他的習慣,撂下幾句話就往自習室跑。自習室是他求生的地方、實現自我價值的基地。

郭林海與張濤練得很刻苦,郭林海是做事力求完美的人,所以他希望他們的合唱能夠達到一種無可挑剔的水準。張濤說:“練練就行了,又不是參加國際演出。”“那怎麼行,我們得對我們所唱的歌負責。我們不為了觀眾的掌聲,關鍵是,既然要唱,那就應該盡力唱好。”這就是郭林海的觀點,也是他的性格。

隔壁的人聽說他們倆要合唱動力火車的歌,笑著說:“你們倆一個來自東北,一個來自西北,可以搞一個組合,叫‘虎狼組合’,或者‘虎狼二重唱’。”

郭林海笑著不說話,張濤說:“我看行,改天咱就下山捕食去。”大家一番哄笑。

範梓清看郭林海與張濤練得認真,打趣說:“郭林海,你上次在課堂上張嘴就來,這歌需要這麼一遍遍練習嗎?”“上次是即興發揮,這次畢竟是晚會。再說,兩個人合唱跟一個人唱不一樣,必須配合得很熟練才行。”郭林海很認真地說。

“你們倆出山,一定能壓倒所有人。”伊浩林開玩笑地說。

“錯,張濤一個人出山就可以壓倒所有人了。”韓平指的是張濤的體型,張濤說:“滾蛋,我這體型,算不上魔鬼身材,至少也算是標準吧。”這話隻有上帝或者傻瓜才會相信,所有人都大笑起來。

“你太標準了,標準的型男。”伊浩林繼續取笑。張濤毫不在意:“那是,咱是誰呀,東北俊男哪。”

“大爺的,真不害臊。”伊浩林說。“那是必須的,咱就臉皮厚。”張濤自我解嘲以後,大家又忍不住大笑。

“就這句是實話。”韓平說。

郭林海看他們一直搗亂,雖然也被逗樂了,但還是覺得必須把歌練好,於是說:“你們別搗亂好不好?讓我們安靜地練歌吧。”

“歌神發話了啊,大家肅靜。”伊浩林仍舊調笑著說。“去,你才是歌神,你們全家都是歌神。”郭林海這麼說著,心裏卻想:歌神怎麼了,我就歌神了你能把我怎麼著?

很快,中秋節就到了,晚會開始了。

郭林海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她坐在嘉賓席上,神態輕鬆,舉止嫻雅,眼神裏依舊藏著無數秘密,她就是文藝部部長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