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秦國譴使(1 / 2)

噠噠噠……

一騎馬急速奔馳在官道上,身後撩起滾滾硝塵。接近城門時,猛地勒緊馬韁,跨下的馬嘶的一聲揚起前蹄。

“城下何人?”朝陽門是趙國最大的一個城門,也是通往趙王宮的必經之路。

那人舉起一麵令牌,“廉將軍有令,秦國使者已至城西三十裏外,有急報速從。”

厚重的城牆轟的一聲緩緩打開,拉開了邯鄲的繁華……

馬騎飛馳而入,沿道撞倒了不少車阪。

“八百裏加急,恐怕又要開戰了。”我旁邊一個老菜阪邊撿著地上的菜邊搖頭。我趕忙彎腰幫他撿菜,“秦趙上個月才議和,此刻開戰似乎不太可能。”

“哼,秦人向來野蠻,言而無信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一個書生模樣打扮的年輕人恨恨的說。

啪!“俺這就給他宰個痛快,”一旁的肉阪滿臉戾氣,“趕明就給廉將軍打頭陣去。”他口中的廉將軍就是當時趙國赫赫有名的廉頗,官拜上卿。

“秦國人又打來了……”一時間秦軍來犯的謠言四起。

轉身往回走,夕陽在我身後拉開一條斜斜的長影,我知道決定趙國的命運來到了,而我將見證它的興衰……

我是一個門客,寄居在當朝宦官繆賢家中。

戰國時養士成風,名人雅士以門客的多寡互為攀比。養士可以大量集中人才,既能迅速抬高自己的政治聲譽,以號召天下,又能壯大自己的政治實力,以稱霸諸侯,為此上層權貴們爭相禮賢下士,不拘一格地網羅門客,以盡天才之大為己能,形成了“士無常君,國無定臣”的局麵。

當今趙王的弟弟平原君趙勝,以好養門客聞名,其下食客三千,是以位列戰國四公子。在這個亂世,擁有一個穩定的靠山是生存的保障,而選擇繆賢是為了更接近趙王。

走在路上,我暗自揣測著秦國的意圖,料想秦王此次遣使必然在趙國掀起不小的波動,不覺間竟已到了賢士居,這原是平西王的府第,後來趙王賞給繆賢,改名賢士居,專供上等門客住。

門客分三九等,下等門客充其量是混雜飯,中等門客勉強有較好的居處,上等門客就不同了,出門還侍有馬車。我不禁感慨世道的現實,亂世中的人不免要卷入等級矛盾的紛爭。

剛進賢士居,秦國來使的事已傳得沸沸揚揚,待在府裏的門客們議論紛紛,他們見我剛從街上回來都圍上前打探消息。我沒空理會,得知繆賢一早就進宮後,我便直往後院走。我要去找相如,就是後來導出一場曆史上轟轟烈烈的“完壁歸趙”的那個藺相如,誰會想到當初他與我同是宦臣家裏的食客。

我快步穿過庭廊,來到藺相如的廂房,他又在看那張七國軍事圖。在我看來,諸位門客之中就屬藺相如最擅謀略,最適合輔助趙王成就霸業。我沒有立即進去,在窗口靜靜地站著。

“司徒公子,既然來了,為何不進門?”他一直沒有抬頭,竟能察覺到我此刻站在門外,使我對他的佩服又加深了一分。“是不想打擾了藺兄的靜思。”我有意跟他稱兄道弟,一腳跨入了廂房。

“秦國此次來使意恐不善。”我素來知道藺相如時常留意著秦國動向,想聽聽他的見解。

“秦王遣使,僅派二千秦軍隨護,想必無關戰事。”藺相如收起手中的竹卷,與我步出了房門。

“這幾年秦趙之間戰事不斷,秦王狼子野心,一心統一中原,若非我趙將英勇恐怕時至今日已成秦國囊中之物。”我負手與藺相如走在中庭。

聽罷,藺相如突然發出一陣大笑,道:“趙國抗秦重在興武而不運謀略,實非長久之計。”

我側過身盯著他道:“藺兄認為誰能為趙王分憂,為趙國劃策。”

藺相如同樣轉過身來與我對視,他的眼中藏有野心。我們許久沒有開口,然後一起仰天大笑。我想,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我們有著同樣的希冀。

我率先走到前頭,裝作漫不經心的問道:“藺兄時觀戰局對今後走勢可有看法。”

“除秦外,六國之中齊國最強,但齊王舍五國而與秦人盟,必反失於秦,終不成大業。楚國人向來自傲,鄰國危而不助,所謂‘唇亡而齒寒也’,亦終趨於亡。燕人不遜,究竟孤軍奮戰,難成氣候。”

我點頭讚同,“韓、魏幾何?”

藺相如笑道:“強國尚難自保,何況韓、魏乎。”我不由得對他這番深刻的見解感到五體投地,更加肯定了我先前的看法,看來趙國若想強大勢必有像藺相如這樣的能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