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詳細介紹得同事,夷人最靠前的一排勇士已經衝到漢軍陣前四、五十步附近。
“盾牌手、長槍手——蹲下!”
“連弩手——瞄準!”
“射!”
隨著張嶷一聲令下,漢軍陣中的沉著些的弩手倏忽扳動手中連弩。一些慌張沒聽到命令的弩手見夥伴扣動了扳機,自然有樣學樣,齊齊朝敵軍陣中射擊去。
經馬鈞改良後的諸葛連弩,一弩七矢,七矢連發。一時間,但聞“咻——咻——咻——”之聲不絕,
鐵矢如飛蝗一般越過前軍,透入敵陣。偏偏夷人衣甲不精,最好的也不過身著皮甲,一時間,鮮血四處飛濺,慘叫聲此起彼伏,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中箭撲倒。
總算夷人人多勢眾,一輪連弩雨雖造成不少殺傷,但後排的夷人恍然未覺,踩著同伴身軀,依舊嗷嗷向前衝鋒。
其實,漢軍的連弩入肉雖痛,但威力並不算很強,隻要不射中眼睛、咽喉之處,頂多也就開個小洞流點血,不會造成致命的傷害。許多中弩倒地的夷人其實並沒死在漢軍弩下,反而是被自家同伴踐踏致死的。
一輪射罷,連弩手信心大增,從輔兵手中接過裝填好的新弩,轉手將射空了的舊弩拋下,回身射擊如舊。
麵對持續不斷的弩擊,夷人陣中響起陣陣叫罵,若此處有懂夷話的,當能聽出幾句:“怎麼還有”、“沒完沒了啊”之類的抱怨。
彼消則我漲,漢軍士卒見狀,士氣大振,緊張之意不由大大減少。
兩軍持續靠近,漢軍弩手兩匣弩機射罷,輔兵正手忙腳亂地裝填,連弩手們無弩可射,箭雨就此停歇下來。
有聰明的夷人察覺到變化,再也不管不顧,高呼酣戰,撒開腳步,加速飛奔。遠遠望去,夷人前軍後軍頓時被拉得極開——
真要嚴格說起來,他們本就沒有前軍與後軍之分,大抵跑得快的就是前軍,跑得慢的便是後軍。此時隊伍被拉得更散,氣勢自然也不如開始時那般旺盛。
待到還有二十餘步時,張嶷再次下令:
“盾牌手——豎盾向前!”
“短兵手——戒備四周!”
“狼筅手——放平向前,準備接敵!”
“咚-咚-咚-咚”密密麻麻、如雨點一般的鼓聲猶如催命的更鼓,急促地響了起來。
鼓聲一起,方才一直畏畏縮縮的漢軍陣營,突然一下子發生了變化。前排高大的持盾士兵猛地站起,邁開大步向前衝鋒起來。前排一動,自然帶動後排的長短兵,軍陣開始翻翻滾滾地向前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