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先鋒大將(2 / 2)

眼下這般緊迫的局勢,如此人物倒是救火的不二之選啊!

劉備念及此處,轉身問道:“朕屬意將正方(李嚴字)再次派往南中鎮壓,孔明以為如何?”

諸葛亮輕搖羽扇,緩緩搖首道:“東吳方與我國講和,料無異心;若有異心,李嚴在白帝城,此人可當陸遜也。”

他雖未直接表態讚同與否,但這番話不得不讓劉備慎重思考。

“陸遜…………”這個可畏的後生,一直讓劉備大為忌憚:“若非此人,孫權項上人頭早已不保,何至於大勝之後,還不得不吞下失去荊州的苦果……”

南中叛亂,隻是關乎北伐能否順利進行;而東境若是破了,關乎的則是大漢的死生存亡了,其間孰輕孰重,明眼人自然一目了然。

靜默良久,他長長吐了口氣,悄然將本欲派李嚴領本部五千東州兵南下的念頭隱去。

諸葛亮緩頰道:“總算正方在南中交遊廣泛,素有威嚴,不如請他逐一休書一封至南中各氏豪族,也好起到告誡示警之意。”

“也唯有如此了……可惜朝中再無懂南事之將為朕分憂......罷了,若實在不行,朕便領軍親自南下……”

劉備深感無力,頹然坐下。

這時,諸葛亮忽嗬嗬笑了起來:“正要稟告陛下知道,昨日有一將作《平南策》,臣觀後以為大善,正要請請陛下召見對答。”

“哦?”劉備麵露期待,急忙追問:“是哪位愛卿?”

“正是作《平羌策》之薑維薑伯約。”

“伯約?”劉備輕扣案幾,追憶道:“年前平羌一行,伯約利用羌人攻下武都、陰平二郡,又結好西羌群豪,為我大漢引入販馬渠道,實立下汗馬功勞也……”

頓了一頓,他輕撚胡須,疑色忽盛,皺眉又道:“隻是……伯約乃是西涼人士,平羌有成也是因為他熟悉西北故事的緣故,而此番南中有禍,他一介北地兒郎又如何懂得南中民情?這《平南策》怕不是紙上談兵吧?”

“嗬嗬。”諸葛亮搖扇道:“是否紙上談兵,陛下召見對答一番,便知分曉。”

見身為自己左膀右臂的諸葛亮如此堅持,劉備心底驀然升騰起一絲希冀,沉吟片刻,終於朝著一位內侍下令道:“也罷,便召伯約入內一對。”

內侍躬身領命而去。

這一打岔,劉備怒意稍斂,緩緩走回案後安坐。

“這幾個月來,關、張家的幾員小將時常在朕跟前晃悠,真要說起來,倒是許久不曾見到伯約了,也不知他如今所忙何事。”

諸葛亮道:“自陛下準許伯約編練新軍後,他這兩個月閉門不出,隻專心操練。臣昨日曾前往探視,無當軍戰術陣法極適用於山地作戰,觀之已小有所成。”

“哦?”劉備眼珠一轉,奇道:“他莫不是早知南中要亂?這才早早定下練兵之計?”

諸葛亮笑道:“那日臣也是這般問他,他卻道涼州天水一帶也是山林密布,多以山地為主,故而無當軍的戰法以山地為主,這也叫錯有錯著,適逢其會罷了。”

“原來如此。”劉備緩緩頷首,不自覺得對薑維和他新練的無當軍起了期待之心,心底同時暗忖道:

“不管伯約這一番《平南策》是不是紙上談兵,當此火燒眉毛之際,總歸是可用之兵,他若是對南事稍有了解,便著他當做李恢帳下先鋒,先行南下。”

諸葛亮望著劉備入神沉思的表情,羽扇輕搖,嘴角微翹,竟是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