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行兩日一夜,聯軍終於九月十一抵達下辯城郊,留守的龐宏、柯十三、雅丹三人外出十裏相迎。
下辯城中早已備好犒勞軍資。
說起來,六千騎兵自九月初三出發,僅僅曆時八日,即擊敗以強勇著稱的白馬氐人強端和他的兩萬大軍。
這般戰績放眼古今,皆稱得輝煌,由不得諸人不大肆慶祝一番。
但除了羌人將士外,知道輕重的將領官員皆心懷忐忑,無心慶祝——魏國虎豹騎的出現,就如同摧城的黑雲,無形之中給諸人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
城外的狂歡還在繼續,下辯公署議事廳,馬超、薑維、魏榮、龐宏、柯十三、雅丹諸將席地而坐,濟濟一堂。
當前的局勢是,曹真已經順利從武都脫身,而諸葛亮的指示尚未自漢中傳來。這期間是戰是走,皆取決於在座諸人,須臾不可孟浪。
武都是羌人的家園,柯十三、雅丹兩員羌將皆主張強硬對待。
龐宏終究心思細膩許多,沉吟道:“下辯畢竟是邊荒小城,也不知朝廷是否願意為了此城而與曹魏掀起大戰……而且下辯距離魏之天水近,距離漢之漢中遠,轉運之便並不在我……”
魏榮聞言搶道:“好不容易得來的城池,朝廷怎會輕言放棄?巨師你可休要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龐宏苦笑道:“魏兄,宏的意思是,朝廷大軍屢屢征伐在外,急需休整,未必有支援之力;而且下辯新取,還需一段時日經營,此時並非是漢魏之間爆發衝突的好時機。我等若能想出什麼法子,免去這一場征戰那就再好不過了!”
他此言一處,薑維心中便是一動。
“比起在座武將來,龐宏眼光毒辣,思路宏遠,能夠跳出一城一地之爭,將局部的矛盾擴大的整個戰略層麵上來……看來這幾個月的鍛煉,他的治國權謀之道頗有長進啊……”
魏榮少年熱血,兀自嘟囔:“免什麼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耳而已!”
“是啊,曹真又不是三頭六臂,怕他作甚!”
“正好趁此機會,一並將涼州奪了!”
諸武將心高氣傲,在魏榮的引領下,你一言我一語,竟開始對龐宏口誅筆伐,倒教龐宏好一陣哭笑不得。
見諸人陷入爭吵,馬超傲然道:“他曹真敢來,我馬超便敢取突入敵陣,取他首級,諸位何必驚慌?”
馬超是此間首將,他既然信心滿滿如此說道,此事也算有了定論。
魏榮、柯十三、雅丹齊呼道:“將軍英明!”
“諸位,且聽維一言。”就在這時,薑維驀然出聲。
幾個月來,他屢興計謀,引領大夥兒屢戰屢勝,聲望地位水漲船高,無形中形成了“命令由馬超下,而決策由薑維斷”的局麵。
此番乍聞他要發言,場中頓時安靜下來,便是連馬超亦側身投來關注的目光。
薑維先朝龐宏點了點頭,肅然道:“其實巨師所言在理,我等此番的使命是攻略武都,實在不必多樹敵人,節外生枝。但亦誠如諸位所言,下辯是我等好不容易得來的城池,豈有拱手相讓之理?如此,在朝廷下達正式命令之前,我等當衷心合力,將下辯經營地固若金湯才是。”
“合該如此!”諸人聞罷,轟然叫好。
薑維頓了頓,又道:“至於守城之事,以維之見,我等一麵須加固下辯城防工事,靜候來敵;其次,招略陽城越吉、柳隱部至下辯,以為奧援;再次,我軍當嚴刑拷打此行俘虜的數十名戰敗魏軍,將曹真的真正實力盡量打探清楚,也好對症下藥,有的放矢。”
說罷,他就將目光投向馬超。
見他安排有序,馬超不假思索,當即拍板道:“此言在理,就以此為定計!”
薑維精神一震,當下逐一指派諸將各司其職,分頭準備。
三日後,此前被派向諸葛亮稟報軍情的趙統完成使命,攜帶著諸葛亮的親筆回信和一封最新的朝廷邸報折返。
趙統風塵仆仆,雙目通紅,抱住魏榮哽咽不止。
薑維似有所感,匆匆翻開邸報閱覽。除了正常的人事任命外,有一行字赫然入目,觸目驚心。
......建安二十五年八月十六,漢後將軍黃忠卒於府中......
這個年少時攬弓鳴鏑淩雲望,直到年過半百才得入明君帳的老將,終於還是熬不過時光,與世長辭了。
他輕輕放下竹簡,倏忽長長一歎。
“老家夥們真是越來越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