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諸葛之才(1 / 2)

漢建安二十五年三月十二。

法正病逝,停靈於江州縣城

按製,通常長輩死後,子女應當立即通知朝廷、親戚、朋友,如朝廷、長輩一類,需要孝子親自前往,一般朋友則發書訃告,謂之告喪,極少有秘不發喪者。

法正有一子,名叫法邈,但此時身在蜀中,尚不知情。

法正生前隻有薑維一人隨侍在側,他既是法正屬下晚輩,又是半個同鄉,這告喪一事自然義不容辭。

茲事體大,薑維經與馬良協商後,將羽林衛托付給句扶,將巴西郡兵托付給馬忠,自己領著薑武連夜出發奔赴蜀郡報喪。

兩人一路快馬加鞭,日夜不停,堪堪花了三日時光,終於三月十五下午未時抵達錦官城東門。

一連幾個月不曾和家裏通信,薑維也不知道家中擔心成什麼樣了。故而一俟入城後,他便吩咐薑咐回家通報一聲。

薑武應了一聲,正要離去,忽回身問道:“少主可要回家用膳嗎?”

薑維稍一思索,心道此番除了要向朝廷報喪之外,自己畢竟是關興的結義兄弟,無論如何要要先去義兄府上探望一番,便搖頭道:

“還有許多大事要做,你隻管去報平安,此間事了,我自當回家。”

薑武應了一聲,當即離去。

薑維深深吸了口氣,再次策馬往漢中王府飛奔而去。

就在同時,漢中王府內亦正發生著一件大事。

都說時間是最好的大夫,因傷心關羽之死,終日以淚洗麵,以致於臥床不起的漢中王劉備,在經過一個多月的靜養調理後,身體終於稍安,可以下塌視事。

畢竟,他不僅是義薄雲天的兄長,也是益州百萬軍民的君主。

在他患病、法正在外的這些時日,朝政全部由諸葛亮一肩挑去。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

蓋因漢代農作物多一年一熟,春耕播種關係到全年收成的好壞。

對於以耕戰為立國之本的蜀漢而言,此時再沒有什麼比籌備各地春耕事宜更為緊要。

今年的情況卻有些不一樣。

因為東吳背盟襲取荊州,蜀漢原本如日中天之勢,頓時戛然而止。

而且,大漢在益州及漢中的統治尚未完全穩定,但與曹魏、孫吳之間的對抗已經日益尖銳,局勢十分緊張。

蜀中有許多荊州籍貫的官員思念家鄉心切,此時殊不平靜,嚷嚷著再打回去;而許多原本準備認命歸心的世家大族,也再一次選擇觀望。

更有野心勃勃者,趁著荊州新失、劉備臥床不起之機,大肆散布留言,叛亂亦零星出現,尤以南中邊陲之地為盛。

用一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來形容此時的局麵,卻是再貼切不過。

如此一來,安撫蜀中將吏百姓,便成為執政的諸葛亮麵臨的第一道難題。

也虧得他聲望之隆,在荊州派係官員中可以說是一言九鼎,又兼他的幾名學生蔣琬、費禕、董允、郭攸之皆出力奔走,好不容易終於安撫下荊州籍貫官員的焦躁情緒。

他又改鎮為撫,休書一封至時任庲降都督的鄧方處,囑托他以好生安撫南中豪強夷越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