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強忍悲痛,心道,如果消息泄露,大軍士氣勢必遭受嚴重損害;倘若孫權反咬一口,那麼接下來的局麵隻會更糟。
念及此處,他快步走到趙雲跟前,抱拳道:“趙將軍,局勢危急,必須妥善處置。你既為翊軍將軍,主公昏迷,唯有你有權處置軍務,還請出麵主持大局。”
趙雲與劉關張相知相識數十年,雖無兄弟之名,實有兄弟之實,眼見關羽陣亡,劉備暈厥,心中悲戚之情幾乎要溢出胸口,總算他性情堅韌,還能兀自撐住。
但見趙雲深吸一口氣,正色道:“尚書令說得是,國事最重,雲隻能越俎代庖了。隻是眼下雲亦五內俱焚,實在沒有頭緒。”
法正歎了口氣,道:“主公心緒遭受打擊,當務之急,還是妥善照顧主公身體,還請下令派人從水路護送主公到魚複縣永安宮靜養。”
趙雲聞言,微微頷首。
魚複縣古稱白帝城,屬於巴東郡郡治,有秭歸和巫縣兩地拱衛在前,算得上是安全之地。劉備身體不豫,此處確實是靜養的最佳地點。
他旋即派人傳來張苞。
張苞執掌虎賁衛,本就拱衛在主帳左近,聞訊後須臾即至。
因為關羽一事尚未向全軍通報,他渾然不知發生了何事。
說起來,自夷陵大戰之後,他一直護衛劉備左右;而薑維跟隨關羽在江北接收荊州百姓,兩人已有十日未見。
故而此番陡然見到兄弟,張苞十分高興,正要上前招呼,卻見趙雲、薑維皆是一臉嚴肅的表情。
薑維粗粗向他介紹了關羽之事,張苞登時愣在原地。
薑維扶住他的雙臂,鄭重道:“兄長,小弟初聞此消息時,亦覺難以置信……隻是此事千真萬確,而且主公暈厥未醒……眼下局勢萬分緊急,正是你我兄弟舍身報國之際。”
張苞眼眶通紅,艱難地點了點頭。
趙雲旋即道:“張苞,你領著本部兵馬,火速護送主公前往魚複縣修養。”
張苞當即大聲領命。
薑維拉住他,又道:“三將軍和大兄、二兄已去支援秭歸的路上,說不定已經知道君侯陣亡一事……兄長若路上若遇到,務必善加安撫……莫要讓他們做仇者快、親者痛之事……”
張苞眼眶通紅,應承:“俺知道,便是拚著老爹打殺,也當勸慰好他們。”說罷,拱了拱手,就此出帳點兵。
這時,法正又道:“秭歸咽喉要地,不容有失,必須有一支忠誠無虞、英勇善戰之師駐守。”
趙雲略一思索,道:“除了陳叔至,雲再想不出還有何人。”
當下又派人傳來陳到,並親自向他粗粗介紹了當前的局勢。
陳到神色凜然,當即抱拳領命而去。
護衛主公和護衛退路之人都選罷,接下來便是大軍撤退一事。
法正道:“短時間內,此事還需保密為上,不可讓東吳知道我軍虛實。趙將軍可召集營中諸將,務須各將嚴守秘密。而後命一員沉穩將領留守大營,做斷後之用;其餘各部依次退至秭歸,再依次開拔回蜀中。”
這番安排極為穩妥,趙雲自是從善如流。
中軍大帳信使齊出,不一會兒,各部諸將魚貫入帳。
諸將見到法正、趙雲二人端坐主帳,而非平日的劉備,或者關羽,卻絲毫也不見怪。畢竟各部皆為益州中軍,而趙雲為翊軍將軍,素有威信,在益州時就輔佐劉備節製諸部。
他本人在此,與主公親臨也沒什麼差別。
相互見禮後,趙雲當即將法正的安排重述一遍,眾將聞言,心中震驚不已,但不疑有他,紛紛回營準備。
法正繼續道:“最後便是荊州百姓遷移一事,趙將軍可授權馬良全權負責,王甫、趙累兩位將軍從旁協助。”
趙雲點頭稱善。
這時,薑維出列道:“末將願領羽林衛,為全軍斷後!”
時趙雲尚不知道薑維在夷陵猇亭之戰中的表現,見他年紀輕輕,不免有些不放心,正欲婉拒。
法正卻道:“大軍後撤,需趙將軍從中主持大局。此間有伯約斷後,我軍盡可高枕無憂。餘也當協助馬良統籌百姓撤退一事。”
趙雲見他如此說了,隻得同意,又將馬忠新領的巴西郡兵撥付法正統領,作為荊州百姓沿途之護衛。
由是,在兩人果斷處置之下,漢軍諸部各領其事,開始徐徐啟動撤退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