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秭歸(2 / 2)

好在此路關興剛剛走過一遭,故而沿途極為熟稔,判斷路徑極少出錯,一路住宿打尖的地方也是了然於胸。在他的引導下,一行三百騎輕裝簡行,日夜不間斷得趕路,終在十五日後,趕到了荊、益交接地界。

待出了益州地界,出於安全起見,薑維又派出林航領本部十餘騎作為探馬先行一步。如是終於在十一月十五日傍晚日落時分,堪堪趕到了秭歸城。

秭歸乃是屈原故裏,商朝時期為歸國所在之地;西周朝為夔子國;戰國後期稱歸鄉;漢朝置秭歸縣。雖然是個規製較小的縣城,但此地西臨益州巴東,東接荊州夷道、夷陵縣,北麵群山環繞,僅有一條山道可通房陵、上庸二郡,向南可抵達武陵五溪蠻族聚集之地。可謂是溝通荊、益二州,連貫東西走向的重要通道,蜀漢朝廷也在此派駐了千餘名士兵駐守,由縣長、縣尉統領。

秭歸的縣長叫做詹晏,下午得了林航的報信,早早命人在城中備下熱水熱飯,自己則領著縣尉陳鳳,城中豪族代表文布、鄧凱等人在城外迎候。

等到薑維一行人到來,雙方自然免不了一番寒暄。閑聊間,薑維察覺到眾人臉上雖然掛著笑容,卻笑得十分勉強,甚至還有幾人流露出隱藏不住的憂色,這不免令他有些焦慮。

眼見天色已經不早,詹晏忙請眾人進城。

秭歸雖然是個小城,但三百軍馬盡可安排得下,將士們皆得了妥善招待。薑維、關興、句扶、沈峰、林航五人則被安排到了縣署參加宴席。

等到各人入座後,薑維開門見山問道:“詹縣長,本將奉漢中王之命,趕赴前將軍軍中宣慰,你可知荊襄戰事如何?關君候眼下身在何處?”

詹晏遲疑了一會兒,垂首道:“請恕下官不知。”

薑維皺眉道:“平日江陵城與此地沒有公文往來嗎?”

詹晏頓了一下,道:“不瞞薑將軍,平日裏江陵城每隔三五日就會有使者途徑秭歸。要麼是軍中派人來收集糧秣,要麼是信使攜著緊要公文發往益州。但說來奇怪,距離上一波信使離去後,下官已有十日不曾見到傳信使者了。”

他頓了一頓,又道:“更匪夷所思的是,這十日間,便是商旅行人也沒半個。下官在秭歸任職三年,從未遇到過這般情形。”

薑維追問道:“可曾派遣探子打探?”

縣尉陳鳳接過話頭,答道:“怎麼沒有?卑職每日早晚各派一撥快馬打探消息,可是說來奇怪,這些人從不曾回轉,仿佛憑空消失了一般。這幾日卑職便不敢再派人外出了。”

薑維聞言,眉頭皺得更緊,幾乎擰成一個川字。

詹晏麵現憂色,又道:“這幾日城中百姓人心惶惶......謝天謝地總算將軍前來坐鎮。如此一來,即便襄樊戰事有變......”

他話未說完,隻聽“砰“得一聲,關興麵色通紅,憤然拍案而起,怒斥道:”胡說!我父親縱橫沙場多年,戰局怎麼可能有變!”說完這句話,他大力踢翻案幾,拂袖而去。

留下場中諸人麵麵相覷,皆盡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