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漢中王召見(3 / 3)

劉備擺了擺手,侍從會意,趨步走向馬岱,將長刀交於馬岱手上。馬岱雙手接過,隻覺入手沉重冰涼,端的是難得的寶刀。

劉備道:“馬卿,此刀乃是七十二煉精鋼所鑄,天下無匹。乃是孤近日所得,左右不過六柄,一直舍不得送人。今日見你忠勇,就將此刀賜你。孤給此神刀賜名曰‘鎮胡’,望你好生做事,莫要弱了你兄長的赫赫威名。”

武將行列頓時發出“嘩”得驚呼。這也難怪,劉備新得神刀,一直珍兒重之,便是連最親信的關張二位上將都不曾獲賜。而馬岱卻成為第一位受賜的武將,足見主公確實對他青眼有加。

馬岱還來不及拜謝,劉備又道:“此番孟起指揮監督有功,賞黃金白銀各百斤,錦兩百匹,並蔭其子承入宮任太子伴讀。”

馬岱聞言,虎軀頓時一震。主公終究沒有忘記兄長,如此封賞,不僅替兄長留了顏麵,也解了兄長後顧之憂了。他鼻子一酸,強忍住眼中打轉的淚水,哽咽道:“末將替兄長謝過主公。主公對馬家的恩德,末將便是粉身碎骨,也難報萬一!”

諸葛亮立於文臣中的第三位,見到馬岱如此神狀,知道馬岱必然已經徹底歸心。

他抬頭向上望去,隻見主公端坐於寶座之上,威嚴無限,卻又如春風般和煦溫暖,這一幕令他委實感懷不已。

他想到幾日前,主公劉備召見自己和尚書令法正一起商討對於馬岱和薑維的封賞。其實對這兩位的封賞,三人此前有過幾次交流,基本達成重賞的共識。

但在最後,主公提議以左將軍馬超指揮監督有功的緣由,以金銀財帛厚賜,並召超子馬承入宮以為王太子伴讀。

諸葛亮細細思量,意識到這是一份可以讓馬超感激涕零的封賞。當年張飛之子張苞、關羽之子關興都曾做過劉禪的伴當,眼下一個做了虎賁中郎將,一個在荊州關羽手下奔走,都是英雄有用武之地。

馬承今年不過六歲,倘若真得做了王太子的伴當,等在宮中曆練上幾年,待劉禪掌權之後,就是新主公的潛邸心腹,未來必得重用。

諸葛亮心中明了,主公是想要用這樣的行為告訴馬超,待他兒子成年後,不僅可以承襲他的爵位,還能以主公親信的身份位列朝班。這比起馬超他自身尷尬之境遇,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馬超以左將軍之身份督沮水,實權在漢中太守魏延之下,這讓其心中常懷憂懼。而主公就是拿著這份善意,想要徹底解決橫亙在君臣之間的心結。

試問天下還有哪一位主君能為屬下這般設身處地、考慮周到?

士當為知己者死也。

在諸葛亮看來,主公用自己的真誠、仁愛、膽肝相照、禮賢敬士、為人著想博得了士人百姓的擁護,此仁義之器,方是天下之器,是曹操和孫權都無法比擬的大器。

擁有如此器量的領袖,漢室式微又如何?

隻要有主公在,就會有無數賢臣猛將聚於其麾下,甘受驅策;隻要漢中王大旗一日不倒,就一定有掃平寰宇、混一天下的一日!

千裏歸降的薑維不就是最好的明證嗎?

隨著馬岱拜謝後退入武將班列,諸葛亮收斂起激動的心緒,他審視的目光也隨之轉向那個青衣弱冠的少年。

此人方才一直沉默不語,雖是束手卑立,卻自有一股蓬勃朝氣四散迸發。

諸葛亮的嘴角微微翹起:

“這就是讓馬超、董允、尹默皆交口稱讚的天水幼麟嗎?且讓吾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