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人在曹營心在漢(2 / 2)

念及此處,他心中已有決斷。但轉念一想,眼下有老母家人,若要南下投漢,隻怕須費些思量。

他回顧自己家中,除了母親李氏和自己兩位主人外,尚有家生子三人。

建安十八年(公元214年),馬超在天水為夏侯淵、楊阜、薑敘所敗,南下漢中投靠張魯,臨行時唆使涼州羌胡造反。薑維父親薑冏當時為了保護太守薑敘,死於羌人亂軍之中。

仆從薑義隨同主人薑冏戰死,遺留下妻子楊氏,以及一對年僅十歲的薑文、薑武雙胞胎兄弟。

太守薑敘感激薑冏之功勞,上表蔭冏子,當時年方十二的薑維為天水郡中郎,參本郡軍事。

家中頂梁柱已去,留下母親李氏一個人,隻靠著鄉下的幾畝薄田和微薄的撫恤,含辛茹苦操持這麼一個殘破的家,曆盡艱辛,終將薑維、薑文、薑武三人撫養長大。期間苦難,又豈足為外人道。

在他繼承了原有主人的武藝本領之外,似乎連帶著對母親李氏的孺慕之情也一並流傳下來。而且穿越這幾日來,母親李氏對他關懷備至,舐犢情深,令他在這一世感受到久違的親情。

“一個人自是來去自由,若隻走了自己,怕是會遺禍家人。”薑維心中大是不忍,拍著窗沿,長長歎了口氣。

正當他心煩意亂之際,忽聽到隔壁母親房中響起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緊接著有一人影提了個籃子,向他行來。

薑維借著月光,凝神望去,卻是母親李氏正緩緩走來。

“伯約我兒,夜已深涼,何故在此歎氣?”

“啊...是母親啊,快快請進。”薑維忙將母親李氏迎入屋子裏安坐。

薑母坐罷,從籃中取出兩塊麥餅,遞於薑維,道:“夜裏不眠,肚中難免饑餓,我兒且吃了這兩塊餅子充充饑。”

他倒確有些餓了,當下接過一塊,道:“兒吃一塊,母親也吃一塊。”

薑母卻將兩塊餅子都塞進薑維手中,搖頭道:“為娘年紀已是大了,夜裏用食,明日腹中必定滯漲難受。我兒都吃了罷。”

薑維見狀,便不再推脫,一左一右抓起兩個餅子,大口大口吃將起來。

見兒子吃得香,薑母露出笑容,又怕他噎著,忙幫著倒了杯水,念叨道:“慢些吃,慢些吃。”

薑維連餅就水,囫圇吃了個半飽,重重打了個飽嗝,這才問起母親來意。

薑母道:“近日心神難定,夜裏稍有動靜,便會自行醒來,方才聞見我兒捶窗歎氣,心中關切,故而前來。可是有甚心事麼?”

感受到母親無微不至的關切,薑維縱是穿越之人,心中也自感動莫名。

隻是此番他欲攜全家投奔蜀國,卻拿捏不準母親是否願意輕易離開祖地。他苦思半晌並無半分良策,故而歎氣,個中緣由,又教他如何說得出口?

夏夜的屋內有些悶熱,薑維心中氣悶,索性站起身來,將窗格推得更開一些。

時夜已深沉,窗外明月如燈,襯得滿天星鬥羸弱無光,唯有北鬥七星長明不滅,氣貫長虹,耀眼異常,因時下是夏季的原故,鬥柄指向南方。

望著南指的北鬥星,薑維腦中靈光乍現,倏忽有一妙計浮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