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若寒不管老媽說什麼,都大聲的說“是”,還不停的點頭,這不把眼淚都弄出來了。
過了一會兒,周若寒瞅準空兒,對老媽說道:“爸身體還結實吧!”
“嗯,天天打魚,一天不打了,身體就不舒服。”
“嗬嗬,老爸和以前一樣啊,媽你也要注意身體。”周若寒琢磨了下語句,接著笑道:“媽,老板已經發了我兩個月的工資。我在廠子裏吃飯,平時也花不了多少錢,家裏帶來的錢也還沒花完,夠用我一段時間了,所以我想把那錢寄回家裏,老是借二叔家的錢也不是一回事。”
老媽想了想,似乎在判斷周若寒說的是不是真的,當確定了自己的兒子不會說謊之後,才答應了,不過還是交待了一番,周若寒都點頭答應了。
隨後他才拋出了籌謀了好久的話:“媽,你就放心吧。而且我現在寫書呢,老板看了還一個勁的說寫的好。我想要是寫好出書的話一定可以掙錢。所以啊你就等著不多久就享福吧!”
寫書的事以後可以和家人說,要是家人自己都不能相信的話,還相信誰,現在不說“清楚”隻是怕他們一時接受不了嘛。
“嗬,好,我啊就等著享我兒子的清福!”電話那邊傳來了老媽開心的笑聲,使得那有些許疲憊的嗓音都歡快起來。
周若寒知道,老媽隻是把它當成安慰之詞,不過還是很高興的接受了兒子的孝心,在她心中隻要兒子努力工作,積極做人,過得好就行了。
給家人打了預防針的周若寒也開始考慮怎麼盡可能幫助家人了。掛了電話之後,周若寒就趕緊取了五千塊錢郵寄到家裏去。這錢剛好不多不少,能讓家裏寬裕一陣子,又不會讓家人胡思亂想,擔心害怕。以後家裏就算知道了自己成了“富人”,也會有那麼一點心理準備,容易接受兒子猛然間會寫書,更能靠寫書掙錢的事實——兒子長大了,成才了啊。
而此時周若寒才算真正的融入了這個時代的生活,以前雖然感到一種責任,但那好像是為了報答“他人”的那種,從他到現在才打電話給家裏就可以看出來,當然一時的膽怯也是原因。而現在家的感覺讓他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的責任,為人子的責任,這是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的一個重要部分。
隨後的日子裏,周若寒認真的把買來的書看了一下,覺得收獲挺大,認為自己不再是對表演一無所知的小白了。而《尋秦記》在這幾天裏更是受歡迎了,一些報紙也對這部小說有了評論,但都是小報,不知道有沒有“老黃”的功勞在裏麵。反正他這幾天打了幾個電話過來,話題離不開《天天日報》銷量又上升了多少,觀眾來了多少信函之類的。
而因為訓練班開課的時間也快到了,周若寒就讓老黃全權處理,隻要不透露他的真實姓名就行,其他的事他不管了,讓老黃直說遇人不淑。
10月5日,周若寒早早的梳洗了一番,自己做了早餐,一個荷包蛋加杯泡奶就OK了,單身男人的生活啊。
從旺角坐公車幾分鍾就可以到廣播道了。
當周若寒下了公車的時候隻感覺神清氣爽,在站台邊就那麼舒展了下身體,全然不顧車上車下春心萌動的少女和少婦們那帶著柔柔情意的眼神,大踏步的走了。
回想起在車上時那些女人們掩不住的“驚豔”表情就一陣好笑,真是人靠衣裝啊,以前雖被大嫂和老黃誇過,但他們的表情可沒這麼誇張,就像要吃了他一樣。
夏秋交接——不愧是發春的季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