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才拒絕這樣的提議,不過該說的還得說一下。
“黃叔,我非常樂意,但我想有個小小的要求,就是讓這部小說在您的《天天日報》裏發表,而且不署我的真名,筆名我想好了,就叫‘小易’。”
周若寒很是爽快,心中默默念道:“另一位黃叔,我能為你做的,就隻有這些,反正以後我也不會再盜你的版了,叫‘小易’就當盜你名的補償吧,反正都有個‘易’字不是。”
“哦,好的,這不是什麼大事。這也好,先在報紙上看看大家的反映也不錯。不過,寒仔啊,我是對你非常有信心的。”黃玉朗說完,又眨了眨眼古怪的笑道:“嗯,之前是對這部小說很有信心!”
“嗬嗬。。。”周若寒陪著傻笑了幾下,又道:“嗯,我已經將稿子給‘天天日報’寄過去了,但似乎沒被看中。”
“寄過去了?”黃玉朗顯然沒跟上周若寒跳躍的思路,想了一下,才恍然大悟,讚賞的看了一眼周若寒,這小子也坦然的接受了,接著他卻聽到黃玉朗自語道:“不對啊,下麵的小子眼光雖然不怎麼樣,趕不上我,但怎麼會把這麼明顯能火的作品扔在一邊沒人管?難道這幫小子又偷懶了?”
聽到這話的周若寒不由汗了一下,自己不會人品這麼差吧,背運到這種地步?
可能黃玉朗也看到了周若寒鬱悶的表情,不由地問道:“你不會沒留底稿吧?”
“唔,太多,我懶的抄,所以隻複印了兩份第一卷,自己留了一份。”周若寒想哭的心都有了,當時為了全力拿下“天天”,所以將全稿都寄過去了,沒經驗啊!
雖然隨後想到了這點,但又考慮錢不多,不舍得花那麼多冤枉錢,隻給自己留了第一卷的複印件,現在後悔都遲了。
他倒是不怕別人“盜”他的版,因為沒必要,在當時的香港文化界,純武俠小說作品並不怎麼吃香了,就算那個人黑了心眼,他也不怕,他的買點不在這裏,而是“架空”這一概念,大不了他換個“酒瓶”得了。
黃玉朗早先肯定也是看到了這點,才對這部小說非常有興趣,隻不過他不叫架空,而是“另類探險”。
幸虧沒讓周若寒知道,要不還不把他笑死。但周若寒現在不想笑,他一想到也許要再回到前幾天的日子,將稿子“吐”出來,就不寒而栗。
當黃玉朗知道了周若寒的想法時,哭笑不得,安慰他道:“不會的,那幫小子雖然混蛋了點,愛偷個小懶什麼的,但還分得輕重。對了,你確定你寄的是“天天”?”
“是,沒錯啊,‘天天日報編輯部’!”周若寒有點擔心了。
黃玉朗聽了明顯一愣,大笑道:“你這小子也不打聽清楚就亂來,哪有這麼寫的。”
接著又自豪的說道:“天天每天都發行十幾萬份,投稿的不計其數,編輯部整天忙的不可開交,你往那裏砸那麼一大。。。呃,大的信封,他們那有心情看這個啊,你啊你。。。。。。”
他邊說邊往辦公桌走去,拿起電話拔了個內線,說了幾句,掛上電話,對周若寒說:“沒事,我已經讓他們找找了,他們不會看,但一時也不會亂丟的,這是規矩!”
說到最後,自有一公司老總的氣勢。
周若寒這才放下心來,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憨笑了幾聲。隨後好奇的道:“黃叔,不是送給編輯部,那送到哪裏啊?”
黃玉朗眼翻了翻,看傻瓜一樣看了周若寒一眼,怪笑道:“通俗文學編輯部。”
。。。。。。
不一會兒,那邊就來電話了,周若寒剛消去了尷尬,此時也有點緊張,那說話人的聲音讓人聽起來帶著點好奇,又有點擔心被人罵的情緒。
黃玉朗隻說了聲:“沒事,把東西保管好,複印送過來。”就把電話掛了。
確定東西沒丟,周若寒也徹底放鬆了心情,而黃玉朗也急著要把事情定下來,所以兩人都非常愉悅的就有關事宜達成了協議。
除了確定以“小易”之名發表,且在短期之內不公布他的真姓名之外,還就有關稿酬問題商量了一下,最後在周若寒可憐的眼神下,了解了情況的黃玉朗很是爽快的先預付周若寒15萬港幣。
這不是小數目,要知道劉德華在1985年的第一份產業,那套兩室一廳,交付首期連帶裝修,花費才僅僅隻有11萬港元。雖說這源於劉德華當時非常節省,同時在理財方麵也頗為出色,但也可以看出十幾萬是一筆大錢,特別是對於周若寒現在的家庭來說更是如此。
至於以後的分配,則按贏利的比例來算,周若寒占三成。其實不多,因為大家都非常看好這部小說的前景,而且黃玉朗要的不僅是書藉出版權,還包括影視,漫畫等各個方麵,全都盤下來,還有遊戲,隻不過黃玉朗沒有想到,周若寒也不想占這個小便宜,所以都寫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