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辭巴蜀,訪昆侖(1 / 3)

日薄西山,顛簸的山道上渺無人煙,隻有一個妙齡少婦背著一個枯瘦少年一步一個腳印艱難地行進著。

“娘親,我們這是要去哪呀。”

“昆侖山。”

“昆侖山?那裏是什麼地方,遠嗎?”

“不遠,凡兒乖,趴在娘親背上好好睡一覺,我們很快就能到的。”

“娘,我不想去了。”

“傻孩子,昆侖山上有神仙,你的身體隻有神仙才能治好。”

“可是娘親的腳一定很疼吧,您的鞋子都磨破好幾雙了。”少年的聲音帶著幾分哭腔。

“沒事的,娘親從小練武,這點痛算不了什麼的,我隻要想到等我們找到了神仙,神仙治好了你的傷,娘親便充滿了力量。”少婦臉上閃過一絲憧憬的微笑。

“娘!您難道不知道嗎?這個世界沒有神仙的,就算有神仙,他們憑什麼會幫我們?我們回去吧!”少年忍不住大聲哭道。

“住嘴!有神仙的,仙人慈悲為懷,見了你一定會出手相助的!”少婦斥道。

少年趴在娘親瘦弱的肩膀之上,抬頭呆呆地看著天空:“仙人,真的有仙人嗎?可是千百年來戰亂不斷洪水滔天,生靈塗炭,慈悲為懷的仙人們,你們在哪裏呢?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況且我這個沒用的廢人呢?”

林凡自幼天資聰穎,特別在劍道上有著獨特的天賦,在家鄉是有名的“神童”。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在林凡十歲那年,林凡慘遭黑衣人毒手,廢掉他的奇經八脈,所幸當時有一位道人出手相助,暫時保住了他的性命。道人告訴林凡的母親趙雅兒,他雖然暫時保住了林凡的性命,但是他的生命最多不過三年,要想保住的性命,除非有仙人出手相助。

趙雅兒問他:“敢問道長,何處有仙人?”

道士答:“此處西行五百裏,有仙山名為‘蜀山’,有仙人名為道一真人,有生死人肉白骨之大能。”

行千裏黃沙漫漫,登萬仞絕頂藹藹。

日出日落春秋轉,隻為小兒求得仙。

聽道士說完,趙雅兒備上車馬銀兩,便帶著林凡踏上了漫漫尋仙之路。跨過平原,越過高山,馬車的輪子壞了,母子倆就騎馬,馬兒的馬蹄壞了,母子倆便行路,林凡身體虛弱,很快就疲憊不堪,趙雅兒便背著他。兩人兜兜轉轉,曆經千辛萬苦,終於到了蜀山。哪知山高水長,仙蹤茫茫。就在趙雅兒絕望之刻,遇一小道士,趙雅兒說明來意後,小道士告訴他:“道一真人西去昆侖雲遊,至少要三年才能回來。”

趙雅兒哪能再等三年,於是問:“昆侖在何處?”

小道士答道:“此處西去千餘裏,見一高山,白雲遮頂,仙氣環繞,那便是昆侖。”

趙雅兒拜別小道士,繼續西行。小道士感懷趙雅兒愛子之情,贈丹藥三種,一種為緩解疲勞增加行進速度的清風丹,一種為緩解饑餓的辟穀丹,還有一種不知名的黑白兩種丹藥,小道士叮囑她,在她遇到危險的時刻才能服用,服用後三個時辰內必須服用第二顆白丹解毒。

有了丹藥相助,趙雅兒雖然沒了馬車,但是行進速度反而更快了,又是一度春秋,趙雅兒隱隱看到遙遠的天際,似有一座高山高聳入雲,問一柴夫,果然是昆侖。趙雅兒看著林凡,眉間的疲憊之色頓時消融,她溫柔地笑道:“凡兒,我們終於要到昆侖了。”

林凡看著那座高山,死灰一般的心頓時也有了幾分希冀。

兩人再向西行數十裏,夕陽西下,天色昏暗,四處又無村莊人家,於是隻能隨處找了些柴火,升起火苗後打算將就一晚。然而,忽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趙雅兒一臉擔憂地看著天空,這是要下暴雨的前奏,她是練武之人不怕大雨,但是凡兒那病弱的身子哪能經得起狂風暴雨的摧殘?

趙雅兒連忙帶著林凡上路,焦急地尋找著避雨的場所。兩人像無頭蒼蠅一般在山林中亂轉,風卻越來越大。就在趙雅兒絕望之刻,忽然聽到有人在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