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五歲時就經常聽到父母抱怨物價上漲,說錢越來越不耐用。我就好奇地問父親:這是怎麼回事?父親就給我解釋,說國家印的錢多,但社會上可買的商品數量並沒有增加,所以物價就開始上漲。當時,我就在想這樣一個問題:為何要印這麼多錢出來,難道物價上漲是一件好事嗎?於是父親又說,國家財政困難,沒錢發工資,所以隻能多印錢。那時,我根本不知道財政是什麼東西,所以就產生了困惑。
這種困惑讓我從小就開始對經濟問題感興趣,同時這種思考一直陪伴著我成長。住房、通脹、醫療、就業等問題,我想是很多黎民百姓都關心的。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方法能解決這些問題?他們很想知道問題的答案。
我知道很多普通讀者並沒有接受過經濟學專業的訓練。因此,我想他們很需要一本通俗易懂的經濟學書籍,告訴他們事情的來龍去脈。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就用一種通俗易懂的文字來解讀當前熱點的經濟現象。
為什麼許多城市的房價實現了10年上漲10倍?為什麼美國有很多東西賣得比中國便宜?網上流行這樣一句話:“現在什麼都漲了,就是不見工資漲。”很多時候,老百姓心中有太多的疑問,卻找不到答案。心中的困惑解決不了,自然就找不到對策。道理很簡單,要把病治好,就必須找到病因。
1美元能買什麼?或許能夠買1斤蘋果,買10個生雞蛋,買2斤多普通大米。總之,能買的東西並不多。要是有人對你說,1美元可以買到1輛寶馬車。你肯定會說:打死我也不相信。可是這個世界就是有那麼多奇怪的事情,竟然有人願意以1美元的價格出售寶馬車。這是怎麼回事?我想讀者都很迫切地想知道答案。其實,不用著急,答案就在本書之中。
很多人都覺得房價隻漲不跌,所以盲目買房。中國內地房價的瘋狂,我們如何看待?未來房價是否會暴跌?香港的樓市能否給我們一些啟示?1997年以前,香港的房價高漲得不得了,恰好此時出現了亞洲金融危機,這立馬把樓市打壓了下去。當年,很多炒樓者大量購入房子,結果損失得非常慘重,這裏還包括不少明星。如今,中國內地的房價就像當年的香港那樣暴漲。
麵對高物價,老百姓又如何應對通脹?有什麼辦法能夠守住財富,而不被通脹吃掉?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將發生什麼變化?或許,這本書並不能給你直接的答案,但是能讓你得到啟發,從而幫助你找到答案。但願你讀完這本書,你可以說:“我知道怎樣做了。”其實,這本書並不是要牽著你走路,而是在引導你作出正確的選擇。
當然,每個人的知識結構都有局限,不可能麵麵俱到。我相信這本書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並且也有一些片麵之見。因此,我很樂意接受讀者的批評和建議,很樂意和讀者們一起探討和交流(我的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李俊
2012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