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迷樓日日柳年年(1)(1 / 2)

弦樂笙歌繚繞,珍饈美酒飄香。蜀崗東峰下的迷樓中,天天如此,通宵達旦。

時光過得真快,楊廣一覺春夢未醒,掐指算算,來揚州竟快一年了。從洛陽啟程時是夏末,眼下又到了秋初。

這回南下揚州,雖然有五個不知死活的官吏直言進諫,楊廣也隻是氣惱一時而已,並沒有壞了他遊幸的好心情。況且,自殺了那個小縣尉之後,果然沒再有勸諫之人。楊廣沿運河一路下來,心中特別舒暢。路上還出了一段為他好心情助興的小插曲。

那是過了梁郡之後,越近江南,天氣越熱起來,仿佛又回到了盛夏。一天,楊廣站在船頭觀景,見炎炎烈日下,兩岸纖夫揮汗如雨。楊廣指指岸上,隨口說:

“若是在河堤上多栽些柳樹,不就能給纖夫和行人遮蔭嗎?”

虞世基聽了,立即高聲宣道:“皇上有旨,沿河百姓人栽柳樹一棵於堤上!”楊廣哈哈大笑,說:“虞卿,你這主意不錯。對,每人栽一棵。哎,朕也要栽一棵,以示提倡。前邊停船,朕要親手栽樹!”

船隊靠岸停下,虞世基上岸安排,立即就有幾匹快馬飛馳而去,在烈日下揚起一路塵土。

太陽偏西時候,就來了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有的挑著木桶,有的扛著鍁鎬,一輛輛大車上裝著一棵棵不知從哪裏剛剛刨出來的柳樹。

隊伍來到岸邊,就在河堤上拉開了陣勢,刨的刨,挖的挖,不一會兒,河堤上便有了一溜土坑。虞世基指揮著人們把一棵棵柳樹插進坑裏,這才回到龍舟上請皇上起駕上岸。

楊廣來到一個土坑前站穩,虞世基鏟起一鍁土遞到他手裏。楊廣接過來先掂了掂,隨即將土投進坑中。

頓時,河堤上爆發出一陣衝天的歡呼。人們紛紛在一個個坑邊揚鍁鏟土,把坑裏的柳樹埋住。夕陽的金輝下,呈現了一幕皇帝與百姓共同栽樹的動人情景!

當楊廣鏟起第三鍁土的時候,坑裏的樹早被身邊的幾個內侍埋實了。他將鐵鍁往樹下一戳,看著一行剛剛栽好的柳樹,高興地說:

“好!這樣很好嘛!”這時,不知是誰隨口編出一首歌謠,唱了起來:栽柳樹,大家來,好遮陰又好當柴。天子先栽,然後百姓栽!

唱了幾遍,堤上的人都學會了,就異口同聲地一塊兒高唱。楊廣聽著,抑製不住滿心歡喜,說:“虞卿,傳朕旨意,賜柳樹姓楊。拿金牌來!”

片刻,內侍從船上取回一塊金牌,楊廣親筆禦書“楊柳”二字,然後交給虞世基,掛在了皇上親手栽下的那棵樹上。

緊接著,人們唱出的歌謠便改成了“栽楊柳,大家來……”

歌謠傳到了翔螭舟的殿艙裏,蕭後笑了,說:“還真有些聰明人,編得這麼快。”

柳娣卻說:“皇後,這歌不好,不吉利!”蕭後不解地問:“怎麼不吉利?”“咱們常把哪個人遭了禍事叫作栽跟頭、栽了。你聽這歌謠唱的:天子先栽,然後百姓栽。皇帝都栽了,百姓還能不跟著倒黴?”

“柳娣!”蕭後正色道,“再也不要亂說。要是傳到皇上耳朵裏,那個編歌謠的可就真栽了!”

柳娣一聽,嚇得吐了吐舌頭。在一片“天子先栽,然後百姓栽”的歌謠聲中,皇上的船隊又起錨了……迷樓的“散春愁”帳中,時而歌聲,時而嬉笑,楊廣正跟一幫美女玩得高興。迷樓的一位內侍進來,跪奏道:

“陛下,庫房裏存的螺黛不多了。”楊廣想也沒想就說:“那就改用銅黛好了!”話剛說完,楊廣懷裏抱著的那個女子便扭動身子撒起嬌來:“嗯,陛下,賤妾可不用銅黛!”螺黛、銅黛都是女人描眉用的。螺黛又稱蛾綠,產自波斯國,因而就相當貴重,每兩值十金。迷樓及江都宮幾千佳麗爭用螺黛描眉,就起於楊廣懷裏的這位姑娘。

她叫絳仙,是王世充為毗陵宮苑挑選的宮女。因為毗陵宮苑還沒造好,就奉旨將所選的佳麗都送來揚州。楊廣第一眼看到絳仙的時候,就被她給迷住了。他覺得這女子柔麗無比,獨有韻味。而那獨有的韻味就在她的兩條蛾眉上,描畫得真好!當夜便召絳仙侍寢,並有意拜為婕妤。

絳仙畫眉,用的就是螺黛。他因此而受聖寵,眾佳麗爭相仿效,人人都用螺黛畫眉,於是螺黛耗量大增,以至於即將告罄。

楊廣聽絳仙說不用銅黛,就好言相勸:“絳仙,如今路上不甚太平,波斯螺黛一時難以運到,權且先用銅黛頂替一時吧。”

絳仙小嘴一撇,說:“賤妾管不了那麼多!既然一時運不到,那就讓別人用銅黛,庫存的螺黛給賤妾一人使用!”

“嗯,這倒是個好主意。”楊廣笑著說,又對那個內侍吩咐:“所存螺黛隻賜絳仙一人使用!”內侍退下,楊廣說:“來,再為朕唱一曲《持楫篇》吧。”

《持楫篇》是楊廣初見絳仙時作來賜給她的一首詩,已被樂工譜了曲。絳仙聽皇上吩咐,就同幾個姑娘咿咿呀呀地唱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