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2)

晨曦初露,朝陽灑落在滿目瘡痍的城市,叢密的枝葉遮掩著坐落於海城北端的小香山。

一位少年牽著手少女站在小香山頂端的觀日崖,海城的半壁在觀日崖下一覽無餘。也已是清明後,蒙蒙的細雨悄悄的滴落在二人的身上。少女將頭靠在了少年的肩上,望著遠處微怨道。

“好不容易和你爬一次山可惜是陰天。”

少年摸了摸少女的頭,一臉寵溺的看著她隻是笑笑但並沒有說話。

倆人又沿著觀日崖走了一圈。

“看,那邊有個廟!”

少年隨著少女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見一座廟宇似的古舊建築。

從小在海城長大的少年,小香山也爬了好多次,這座廟倒還是第一次見,看樣子年頭也不短了,以前來也沒發現過也從來沒聽人說起過。

二人好奇,少女牽著少年的手往破廟方向走去。

廟不大有四間屋子一間大殿,大殿直衝著廟口所有屋子的門都虛掩著,四周的殘缺不全圍牆將廟圍了起來,園內雜草叢生布滿灰塵的大香爐坐落在院子的中央但並沒有香火,看得出這裏並沒有人來拜見的跡象。

少年環顧四周覺得十分詫異,雖是如此但是這些屋門上卻沒有灰塵,顯然這裏是有人住並且還刻意的打掃某些地方。

少年特別觀察到這個大殿既不是大雄寶殿也不是雷音寶殿亦或者說是什麼別的寶殿甚至連塊牌匾也沒有,其他的四間屋子也一樣。

二人推開了大殿虛掩著的門。

“咿,這裏一座佛像也沒有啊。”

少女感到十分好奇,一座寺廟沒有佛像這確實是挺奇怪的。

“嗯,但是這有三個坐具也不知道是拜什麼用的。”

少年也覺得奇怪,大殿裏沒有一座佛像,但是屋內可以說得上是十分的幹淨簡樸,坐具上沒有一絲灰塵,雖然無佛但有香岸,更奇怪的是在三個坐具前有口潭水,潭內一根石柱支撐著的一口小石潭直入眼簾,形似一個大的瓦盆呈凹狀,小潭內嵌太極八卦的圖案,上麵覆蓋一層淺淺的水正緩緩溢出順著支撐的石柱又流向潭底。

頂部小石潭的潭中央是空心的,想必這柱子也是空心的,這景象讓少年很是差異,難不成上麵這層的小石潭會抽水不成。

少女好奇的問道。

“這是什麼啊,怎麼還擺在廟裏麵一口像井又不是井的東西啊。”

“不知道,不過看樣子好像跟武當山飲龍泉山的一口鎖龍井有點相似之處,那不過有個井蓋,井蓋上鑲著太極八卦圖,可是不同的是那座井並沒有這口複雜,直通地底。無非是有條拴在石柱上的鐵鏈通向井內。寓意為鎖龍,故叫作鎖龍井。但是這一個沒有鐵鏈,形狀結構也不一樣,我也說不上叫什麼。”

“哈哈哈哈哈小友所言極是,那是鎖龍井但這口叫龍井。”

大殿外傳來了一陣爽朗的笑聲,少年和少女聞聲向門外望去。

門外站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道和一位青年,身上穿著藏藍色袍子,袍子上也同樣印有太極八卦的圖樣。

二人走進殿內,老道捋了捋白須,瞧這身打扮再加上一頭白發,還頗有些仙風道骨世外高人的意思。

“大師,您很了解這井嗎?”

少女見門外的人穿著道服,心想這二人估計就是這個廟的廟主了。

少年則是看了看老道人身邊的小道,烏黑的頭發被一根銀簪束起,眉如墨畫,眸比清水,鬢若刀裁。尤其是那白到病態的膚色和清瘦的體型,但直覺上給少年認為這是一個男人。

大概人們口中常說的“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了”。

小道也正悄悄上下打量著眼前的這位少年,兩人四目相對隨即低頭不再去看他。

老道又言道:“相傳在北平的地底盤著一條蛟龍,明代朱隸遷都於北平,劉伯溫和姚廣孝一手建造北平皇城,當時的北平是大半個汪洋,地下有幾口海眼,海裏有條蛟龍揚言要發大水三天三夜血洗北平。劉伯溫得知後用造法兼計將那條龍困在了皇城外的一口枯井裏,並令人用上古玄鐵打造了一幅鎖鏈將其鎖在了井內並在井蓋上鑲嵌太極八卦圖鎮壓,從此北平就再無水災。”

少年點了點頭,這老道士並不是空穴來風,關於鎖龍井傳聞他也聽說過一二,但卻看著麵前這口心中還是有些疑惑。言道:“道長,您剛剛說這並不是鎖龍井而是口龍井是有什麼寓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