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他還沒畫完,手上的酒壺便被旁邊一個仆人搶了過去。原來,那個仆人已經把蛇畫完了。給蛇畫腳的仆人說:“我最先畫完蛇,你為什麼要搶我的酒呢?”那個人笑著說:“你不是還在畫腳嗎?要知道,蛇本來是沒有腳的,畫上腳後就不是蛇了,所以酒應該歸我。”
喜歡節外生枝、自我賣弄的人,往往會壞事。
濫竽充數
齊國的國君齊宣王喜歡聽人吹竽,他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讓所有的樂師進行大合奏。
南郭先生聽說了這件事,就來到王宮,向齊宣王吹噓自己的吹竽本領。齊宣王很高興,就把他也編進了吹竽隊伍。
其實,南郭先生根本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他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學別人的樣子: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由於他學得像極了,看上去和別人一樣投入,好幾年過去了,居然也沒露出破綻。
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不過他隻喜歡聽獨奏,還傳令叫樂師們輪流上殿演奏。這回南郭先生覺得再也混不過去了,隻好連夜逃走了。
買櫝還珠
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專門賣珠寶的商人。有一次,他到鄭國去兜售珠寶。為了把珠寶賣個好價錢,他請木工做了一個十分漂亮的盒子,又用桂椒之類的名貴香料把盒子薰得芳香撲鼻,還在盒子上麵綴上了許多裝飾物。然後,他將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裏,拿到市場上去賣。
市場上有很多人圍攏過來,欣賞楚國人盒子裏的珍珠,不住地稱讚道:“好漂亮的珍珠啊!”“就連盒子也這麼漂亮!”一個鄭國人把漂亮的盒子拿在手裏看了好久,覺得這是件寶物,就出高價將它和珍珠一起買了下來。鄭國人高興地拿著盒子,一邊看一邊往家走。可是,他還沒走幾步就往回走。楚國商人見了,心裏疑惑道:“難道他是要退貨嗎?”
隻見那個鄭國人走過來,將盒子打開,取出裏麵的珍珠,交給楚國商人,說:“我買的是你這漂亮的盒子,並不想要你盒子裏的這顆珍珠。”說完,鄭國人抱著盒子,頭也不回地走了。
鄭國人隻看重外表而不顧實質,所以才會選擇價值並不大的盒子,而忽略了真正有價值的珍珠。
南轅北轍
從前,有一個富人要從北方的魏國到南方的楚國去。他帶了很多盤纏,雇了上好的車,駕上一匹駿馬,請了駕車技術精湛的車夫,卻向北方進發了。
路上,他的一個朋友得知他要去楚國,就說:“到楚國去應該往南走啊,而你卻在往北走,把方向弄反了!”
那個人卻滿不在乎地說:“沒關係,我的駿馬快著呢!”
朋友拉住他的馬,繼續阻止他:“想想吧,方向搞錯了,你的駿馬跑得越快,你離楚國就越遠呀!”
那個人依然毫不醒悟,說:“我帶的盤纏多著呢,再遠的路也不怕!”
“你這樣是到不了楚國的,而且路費不都白花了嗎?”朋友耐心地勸說著。
不料,那個一門心思要到楚國去的人卻說:“這有什麼難的,我請的車夫趕車的本領可高啦!”
朋友隻好眼睜睜地看著那個人的車馬遠去了。無論做什麼事,如果把方向搞錯了,那麼即使條件再有利,也不會起作用。
海鷗
從前,有個漁夫很喜歡海鷗,每天早晨都在海上劃船,跟海鷗一起遊玩。海鷗紛紛飛到他的身邊,為他唱歌、跳舞,對他很友好。
有一天,漁夫的父親說:“我聽說海鷗很喜歡跟你在一起玩耍,你們的關係十分要好。有機會你捉回來幾隻給我玩玩。”漁夫說:“那怎麼可以呢?海鷗是我的朋友,你怎麼可以傷害它們呢?”父親勸他說:“它們隻不過是水鳥,你就捉幾隻給我吧!”漁夫不答應,父親就不高興,沒有辦法,漁夫隻好答應了。
第二天清晨,漁夫像往常一樣劃船到海上,可就在海鷗想要飛過來和他親近的時候,他便撒網捉海鷗。海鷗在天空中盤旋飛舞,沒有一隻肯飛下來,不一會兒就全部飛走了。
合夥做酒
甲乙兩個人想要合夥做生意賺錢,可又不知道該做什麼。
有一天,甲聽說用米做酒很賺錢。於是他去找乙商量。乙說:“這倒是個好主意。可是我們去哪裏弄這麼多的本錢呢?”甲笑笑說:“這容易啊,你出米,我出水啊。”乙說:“米都是我出的,那以後怎麼算賬呢?”甲說:“我決不會讓你吃虧的,等到酒做成了。你隻還我這些水就行了,剩下的全歸你!”乙想了想說:“你以為我是傻瓜啊!還給你那些水,還能剩什麼呀?這樣一來,錢不都讓你賺去了。”甲見自己的計劃被識破了,也沒什麼好說的,垂頭喪氣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