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齊聚(1 / 2)

五朵危崖五指開,

亭亭玉立絕塵埃,

驚濤忽漲清泉水,

是否翻雲覆雨來。

華夏京都附近有一座華夏文明的高山,名為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盤古山、王母山、女媧山。

太行山橫跨華夏幾省,過京都於山西河南的交界處有一大峽穀,上麵的詩句就是形容太行山大峽穀的。

太行大峽穀風光旖旎,曆史豐富。有五指峽、龍泉峽、王莽峽三大峽穀,有紫團洞、雲蓋寺、水妖洞和真澤宮四大聖地。相傳有仙人在此修行,有綠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懸崖,千姿百態的山石,如練似銀的瀑布,碧波蕩漾的深潭,雄奇壯麗的廟宇,引人入勝的溶洞,令人神往的傳說。讓人仿佛能聯想到千古之時,仙佛妖魔在太行山共舞,佛寺中的羅漢,妖洞中的妖王,宮殿中的仙人,隱藏的魔鬼。一幅人間仙境仿佛就在眼前。

隻是現在的太行山,已經沒有了古時的仙佛,有的隻是留下的傳說,和後人為了紀念而樹立的雕塑。

太行山大峽穀的山勢千奇百怪各不相同,有悠閑品茗,切磋棋藝的仙人對弈;有鎮守著自己領地的凜凜雄獅,有“超然雲霧中,不與群山伍”的照壁峰,有沐浴朝陽的金雞報曉,各個超然出眾。有兩座造型奇特的山被當地人稱做紙(指)山,後麵稍遠的好象一張薄薄的紙,前麵的又象一根手指頭,所以都被叫做紙(指)山,但卻代表著不同的造型。五指峽中的黑龍潭水非常清澈,終年流淌不息,在這個還有一個很有趣的說法,據說每到大旱的時刻人們就到這幾來求雨,但是求雨的人一定要是屬龍和蛇的,因為守護著黑龍潭的是一條黑龍。

在陡峭絕壁上開鑿的古棧道旁,有一座被稱為仙人橋的橋梁,相傳古時太行山上所有尋仙問道的人都是在經過仙人橋後被帶走的。

而此時,仙人橋的兩邊,各聚集的一波人,他們再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在整個大峽穀中布置著無數的攝像頭。

同時天空中無數的無人飛行器,也都架設這攝像頭,在天空中飛來飛去。

仙人橋的一邊現在已經布滿了人,其中有華夏人,還有世界各地的人,足足有近千人之數。

站在這些人麵前的就是我們現在日本的唯一天皇,華夏的英雄,井中一換。他旁邊就是華夏國如今的一號首長。

在其身後分別是華夏三大修仙門派蜀山掌門,昆侖掌門,和少林方丈,阿門教教皇,還有兩個男女,都是元嬰頂峰的修為。

再之後的近千人,修為最低也是先天期的,每一個人都靜靜地站著,沒有一人說話。

這時前方幾人中井中一換說道:“各位前輩,現在離中午十二點還有半小時,我再最後說一次,如果事不可違,那我不管你們怎麼選擇,但是隻要有一點希望,我都希望你能能盡量的多拖延時間。”

幾人聽後,教皇率先開口道:“小子,你已經和我們說了很多次了,不用再說了,何況鬼王前輩也已經交待了,隻要我們堅持的時間越長,我們就越有機會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