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音樂教學的模式
音樂教育思想與觀念的轉變必然要引起教學模式的轉變。溫寒江教授在《全麵深人改革傳統教育,培養創新能力》一文中指出:教學模式必須從隻重知識的模式轉變為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模式又有探究式(發現式)的教學模式。傳授型的教學模式固然有利於學生獲得紮實的知識和技能,卻不利於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而探究式(發現式)的教學模式,卻有利於發展創造性思維和培養創新精神。為了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更有效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把他們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麵發展的人“,我們必須重視對教學模式的研究。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教育實踐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教學模式是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中介,每一種新的教育理論的出現必然會引起教學模式的轉變。
一、現代教育的特點
傳統的教育思想是“傳道、授業、解惑”,教學模式必然是以傳授知識為主,現代教育思想以人為本,以培養有創新能力的人為主,隻有傳授型的模式就不能適應了。
要論述現代教育的思想顯然是力不從心的,但根據多年的學習與實踐,我認為現代教育思想基本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以人為本
現代教育以人為本,把學生當作一個完整的人來對待,要尊重學生,每個學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而且認為學生終究是要成才的。所以一切教育都要圍繞著把學生培養成才進行。有一句口號正體現了這種思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
(二)以學生為主體
以學生為主體是現代教育思想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讓學生主動、積極、獨立地參與學習活動,變被動的學為主動的學。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發展學生的個性,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三)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現代教育非常重視思維的發展。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基本上處於模仿的狀態,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思維活躍是一個現代人才的重要標誌,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才有利於培養創造型的人才。
(四)提倡合作精神
2現代教育把與人的合作能力看作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美國心理學家加登納把人能力概括為七種基本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就是其中之一。社會是由人組成的,與人交往的能力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能力。在教學中體現合作精神,要創造合作的空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個人與集體之間都要密切合作,形成一種和諧融洽的關係。
(五)創新能力是核心
培養創新精神是現代教育的核心。一個隻會模仿別人的人是沒有出路的,隻有不斷地創新社會才能發展。回顧社會的發展就是創新的曆史,無論是科學、政治、自然、藝術,沒有創新我們就隻能停留在原始社會。21世紀是創新的世紀。正如江澤民同誌指出的那樣: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為了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必須改革舊有教學模式。對於教學模式不應看成是固定一成不變的,應該是發展的。要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教學是多元化的,因此教學模式也不能是單一的,也應是多元化的。
概括起來有以下10種教學模式供參考。
(一)傳授模式(教師為主,傳授知識)
雖然傳統的傳授模式有許多不足之處,但在學習前人經驗方麵還是要通過傳授模式進行的。我們應該避免它的短處,如以教師中心、填鴨式、注入式、抱著走等束縛學生個性發展的模式,要揚長避短賦予傳授模式以新的活力。
傳授模式的一般過程是:導入傳授分析——運用。
如在歌曲教學中就是導入新歌,教授新課,分析歌曲,表現歌曲。
(二)參與模式(學生主體,群體參與)
參與模式是體現現代教育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參與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強調群體的參與,不是少數人的參與,對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是一種好形式。參與模式可以有許多方法,如小組討論、演唱、演奏、欣賞、表演等。
參與模式的一般過程是:提出問題群體參與——探索——理解。
如在教學中欣賞一首樂曲,用節奏參與的方法,讓每個學生在聽的基礎上,通過節奏伴奏的形式感受音樂的情緒及結構,最後達到理解。
(三)創新模式(鞏固知識,發揮創造)
創新模式是培養創造力的新型教學模式,它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主,不求統一。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在鞏固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創作的欲望,發揮學生音樂直覺的作用進行創新。
創新模式的一般過程是:情境創新一一評議。
如在教學中首先複習創作中必要的知識與技能,創設創作情境,進人創造階段,最後進行評議。不求統一的結果,越有個性的創新越是成功的創造。
(四)情感模式(以情促學,以情帝學)
在音樂教學中運用情感模式更能突出音樂的情感特性。它的特點是以情促學,以情帶學,將情感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運用情感的移情作用,用教師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把教師的情感轉移到學生身上,使學生始終處於興奮的狀態中進行學習。
情感模式的一般過程是:激情、探索、增情、表現。
如學習一首歌前用導入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情感,進人學習過程。當初步學會演唱後再通過分析聲像、遊戲等方法增加對歌曲的情感體驗,最後深人地表現歌曲。
(五)探索模式(教師主導,引導探索)
探索模式是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模式。它的主要特點是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探索新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提出問題由學生自己去探索。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條件,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以適當的方法加以引導,但絕不是包辦代替。學生在探索中獲得新的知識。這種模式對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是十分重要的。一般來說這種模式適合於髙年級,但在低年級也應滲透這種探索的意識,使學生從小養成探索問題的習慣。這對他們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十分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