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晴
這是一群小人物的口述曆史。現在,他們就坐在你的麵前,對你講述各自不同的命運和故事。在一行行看似沉默的文字背後,你其實可以聽見他們的話語和呼吸,看見他們的衣著和麵容,感覺到他們的淚水與歡笑,觸摸到他們的情感和體溫。
本書的出版源自一項起始於十年前的工作。2000年,《杭州日報》西湖副刊創辦“傾聽·人生”版,它的宗旨是“以小人物的命運來反映時代的變化”,以第一人稱講述自己的經曆。十年時間,每周一期,每期六七千字,500多個小人物敞開了心扉,他們的故事打動了更多的小人物。
小人物是大時代的一滴水,每一顆水滴都有自己的精彩,顆顆水滴聚成淙淙細流,最後彙成波浪翻滾的大海。
大曆史中或許不會記載小人物,但小人物是構成大曆史的小細節。他們中有下崗女工當鍾點工式的小人物,也有汶川大地震後打開生命通道的尖刀軍長許勇的親身經曆。小人物有時候甚至推動了曆史的進程,獲得第19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的《一九八零,四位新華社記者的西行漫記》,講述的更是大時代中一段鮮為人知的真實故事:30年前,四位新華社中青年記者受命調查西北農村現狀,探討治貧致富的良策,為此他們跨越4省(自治區)39縣,走村串戶,曆時半年,行程萬裏,對黨中央全麵推行包產到戶的重大政策,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傾聽·人生”是《杭州日報》打造的重要品牌,十年時間,“傾聽·人生”在一個喜新厭舊的快餐閱讀時代,奇跡般地辦成了長盛不衰的耐讀版麵,不僅成為首屆浙江新聞名專欄,其作品更多次問鼎中國新聞獎。“以小人物的命運反映時代的變化”,不僅是《杭州日報》“權威親民新型城市黨報”辦報理念的一種探索,更是《杭州日報》踐行“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三貼近”原則的具體體現。因為唯有貼近實際,才能傾聽到來自底層的真實聲音;唯有貼近生活,才能觸碰到社會最敏感的神經;唯有貼近群眾,才能感受並傳遞老百姓的喜怒哀樂,深刻表現普通人的光輝心靈和堅韌力量。
通過小人物的故事,可以觸摸大時代的脈搏跳動;通過小人物的故事,可以感受大時代的跌宕起伏。《杭州日報》將繼續打造“傾聽·人生”品牌,為小人物記史,為小人物立傳,以小人物的命運反映大時代的變化。因為“傾聽·人生”記錄的這些小人物的故事,其實就是你的故事、我的故事、他的故事、我們所有人的故事。
2010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