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技巧在一部著作中是不應當明露出來的,這是盡人皆知的事。可是,或許有人並不同樣知道,人們之所以能使寫作技巧在文章中隱而不露,唯一地正是出於寫作技巧的力量。有許多作家,為了使他們自己的筆調更加和易流暢,更加通順自然,便認為下應隨便屈從任何的條理。然而,如果由於大自然是美麗的,人們就可以把自然理解為完美無缺的話,那麼昆而易見,人們就不應當用疏忽大意的態度來刻意追求模仿大自然,而且,隻有在人們有了相當的修養,可以避免這些疏忽的時候,寫作技巧才會從他們的著作中銷聲匿跡。
也有另外一些作家,他們在作品裏加入了過多的條理,他們小心翼翼,把他們的敘述分為條目,然後又分成細目;可是,這樣,寫作技巧就在到處暴露無遺了,使人觸目生厭。他們愈是一心追求文章的條理性,他們的作品就愈是顯得枯燥乏味,令人作嘔而難以理解。這是因為他們不善於對他們所處埋的題材選擇最自然的條理。假如他們曾經選擇這樣的條理,那麼他們就可以用一種極其明晰而又極其簡潔的方式來闡述他們的思想,使讀者能毫不費勁地懂得他們的思想,而不會去懷疑他們曾不得不付出的努力。我們總是習慣於根據事物在我們看來是容易還是困難,來估計它們對別人是容易還是困難;而且,我們也自慫是通過我們自己在理解時所碰到的困難,來判斷作家在表達時所碰到的困難的。
對事物顯得自然的條理是永遠不會有害的。甚至必須把條理傾注到熱情洋溢時所完戊的那些作品裏去,比如,傾注到一首抒情短詩中去,這並不是說人們應該在抒情詩中以嚴謹的方法來作推理,而是必須使之符合用於刻劃每一種熱情特征的那些觀念的排列順序,在我看來,這類詩歌的一切力量和一切美質就全在於此。
如果問題涉及到有關推理的作品,那麼,作者隻有盡量使他的文章宮於條理性,他才能察見那些被遺忘了的東西,或者尚未被闡18述得充分透徹的東西。我對這一點是頗有體會的。比如說,這部論文已經快要寫完了,然而,我尚不知道觀念之間的連結這個原理的全部範圍應有多大。這個問題唯一地來自一篇尚未被放到它應有的位置上去的長約二頁的文章。
我們喜歡條理性,在我看來,其理由是很簡單的,這就是,條理使事物相互靠攏,它把這些事物連結起來,而且,由於這個方法,便利了心靈活動的運用,使我們處於能夠毫無困難地察覺事物的聯係的境地,因為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在觸動我們的那些客體中看到這種聯係。我們的喜悅應該隨著我們更易於現解我們有興趣加以認識的那些事物而相應地增加。
有時缺乏條理性也會使人喜悅,可是這取決於心靈所處的某些境界。在那種夢恩幻想的時間裏,精神由於變得過於懶散倦怠而無法長時間地專注於同樣的一些思想,就會樂於看到那些思想偶而飄忽俘遊一下;例如,同老是呆在美麗的花園裏相比,人們有時會更樂於到鄉間去逛逛,因為籠罩著村野山景的雜亂無章,似乎與我們觀念的缺乏條理性更為協調一些,而這就滋長了我們的夢恩幻想,阻止我們去凝神於同一個思想。心靈在這種情況下甚至是相當逍遙自在的,尤其是在長時間的工作之後來享受這種逍遙的時候,更令人心曠神佑。
同樣,也存在著這樣一些精神的境界,此時我們寧可閱讀一些散亂無序的作品。比如,有時我會津津有味地閱讀蒙台涅的著作,而在另一些時候,我但白承認,我是無法忍受他的著作的。我不知道別人是否也曾有過同樣的經驗;可是,對我來說,我下願意局限千永遠隻讀象蒙台涅那樣一些作家的著作。盡管如此,條理清晰則具有能經常使人感到快慰的好處,而散亂無序則隻能間或地令人愉悅,要確保這類作品的成功則是毫無法則可循的。因此,蒙台涅是很幸運地獲得成就了的,而願意去效法他的人,則必須具備勇氣和膽量才行。
條理的目的乃是在於方便一部著作的閱讀。所以應當避免冗長拖遝,因為冗長拖遝易使精神厭倦;應當避免離題千裏,因為脫離本題易使精神分散;應當避免過於頻頻出現分目和細目,因為分目和細目易使精神困惑而無所適從;還應當避免一些重複累贅的敘述,因為重複累贅易使精神疲乏)一件事隻說一遍,而且把它放到適當的地方去說,那要比放在其他地方反複說上好幾遍來得更加清楚明燎。
在真理的闡述中,正如在真理的探求中一樣,必須從最容易的直接來自感宮的觀念人千,隨後必須逐漸把它們提高到比219較簡單的或者比較複雜的觀念。
我仿佛覺得,如果人們很好地把握了真理的發展,那麼,尋求用什麼推理來證明這些真理就變得毫無意義了,隻須把這些真理陳說一遍就足夠了,因為它們邀循著這樣一種順序,這就是將一條真理接續到緊挨在它前麵的那條真理上去,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根本沒有必要去加以論證。這樣;人們就能逐步達到最複雜的真理,而且他們可以比經由其他途徑得到更好的保證。甚至可以在人們可能獲得的種種知識之間建立起一個如此巨大的從屬關係,使人們能夠隨心所欲地從最複雜的知識返回到最簡單的知識,或者從最簡單的知識上升到最複雜的知識。人們對這些知識是根難忘記的,或者至少是,即使萬一發生了遺忘的幢況)觀念和觀念之間的連結,也會很容易使人們找到重新發現這些知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