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歌後,皇甫玉語調不變,繼續講述起來,此後就是他所要講的重點內容了,這半年中針對《道氣訣》和《青蓮劍典》,皇甫玉是下了苦工了,也是下了血本,《道德經》和《南華經》的核心都拿出來了,還根據《道氣訣》和《青蓮劍典》融入了自己的理解,雖然跟原版的肯定不能比,但絕對是很適合修煉這兩種功法的人的。
這也是皇甫玉所想出來取巧的辦法,弄出這些不是功法勝似功法的東西,就針對修煉這兩種功法的弟子。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很明確,無為。
無為講究的是做事順應自然,順應天道規律,不爭朝夕而爭長久。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其實就是天道看似無所作為,然而萬物都順應著一定的規律運行著,無為勝有為。而修道也是如此,隻要明晰了天地運行的規律,自然就對天道有了感悟,《道氣訣》本就屬於包容性極強的功法,皇甫玉索性將自然的演變以及規律展現在這些弟子眼前,隻要不是太愚昧的都能夠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而有方向的弟子更是可以借此機會深入體會自己所求的道,皇甫玉等於是把大道宏觀的展示在了所有弟子麵前,雖然皇甫玉自身也沒有如此精深的感悟,但借由二十四節氣歌皇甫玉已經將眾弟子帶入了四季變遷自然變化的意境之中,以取巧的方式展現了一部分來自《道德經》的至理。
皇甫玉取巧的效果也是極為明顯的,他還是小看了《道德經》的厲害之處,雖然隻是展示了一部分,但是受益的並不僅僅是那些修煉《道氣訣》的弟子,這種直指大道的至理已經超脫了屬性的局限性,殿中數十位卡在凝神巔峰的弟子中頓時有十七位的氣息開始波動起來,直接向著歸一境衝擊起來!
而普通的凝神境弟子中也有近半修為有所精進,更多的則是仍然沉醉在皇甫玉的講道中不可自拔,那如癡如醉的表情也可體現他們也必然是收獲不小。
傳道殿外的一眾長老中也有三人當場盤膝而坐,似有感悟,其餘長老心中暗暗有些後悔,沒有仔細的聽皇甫玉的講道。講道雖然很玄妙,卻也不是靈丹妙藥,對於皇甫玉的講道大部分長老並沒有用心去聽,更別說順著皇甫玉講道中的那股道韻沉浸進去,自然也就沒有那麼深刻的體悟了,如今他們想要再融入進去已經是難上加難,皇甫玉對於這次講道構思許久,從頭到尾都是有所設計的,隻有從一開始就沉浸進來皇甫玉的取巧才有效果。
突破的氣息此起彼伏,許多卡在瓶頸的弟子都借此突破,沒有突破的弟子也為將來的修道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天道有了自己的感悟。
眾多弟子突破的動靜完全沒有影響到皇甫玉,他已經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講道之中,對於《道德經》的理解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完全不受影響的皇甫玉按照自己的思路繼續講起了《南華經》,《南華經》皇甫玉隻選取了《逍遙遊》,這也是《南華經》的核心代表,而逍遙的意境是最契合《青蓮劍典》的,也是皇甫玉選取《南華經》的原因。